蚬子其实就是蛤蜊,它的正确读音是[gélí]没有念正确的同学自觉举手面壁隔离哈。蚬子其实是大连的叫法,在青岛被俗称gá la(此处为轻声)、烟台称为蛤(gǎ)。蚬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便宜,因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民间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
本期导读:天热,花蚬子教你这样做,比炒的好吃,是夏季一道不错的下酒小菜蚬子是我们经常食用的海产品,蚬子又分为黄蚬子、白蚬子、花蚬子等,其中,花蚬子物美价廉深受喜爱,有许多大排档使用各种烹饪方式烹制花蚬子,花蚬子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
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水蚬子,这是一种生活在淡水河里,或者小溪沟里的一种螺类。以前小时候每天放学都会去河里摸,混合在沙子中,将沙子从水中捧起来就可以发现了,随着水污染的严重,导致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只有水质特别好的地方才会有它的影子。
河蚬现在真的不多见了,大部分朋友吃的都是花蛤,花蛤的价格实惠,而且肉质鲜嫩,做法也很多,但在大部分朋友的心里还是有河蚬的一席之地的,河蚬的个头比花蛤要小上很多,小时候自己提个桶去河里或者小溪里摸一些,现在买河蚬只能随缘,特意去市场上找都不一定能找到,一般卖河蚬的都是一些老爷爷老奶奶,自己去河里摸回来的,要是遇到了,我都会买一些回家,爆炒一盘,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蚬子是淡水河湖里的产物,蚬子汤真是神品,比老母鸡汤、肉骨汤这些传统中式高汤好喝得多,鲜甜。正宗的福州锅边湖就是用一大锅蚬子熬出微微发白的浓汤,蚬子做汤底,米浆沿着锅边浇下去,米浆在锅边半熟后用锅铲刮到汤里,淋浆的动作看似轻巧随性,动起手来颇有讲究,美女下手利落干脆,面糊快而薄。
大樟溪传统捞蚬子场景(摄影:菩提守望)= 福州本地有句老话“光脚走天涯,蟟囝也上桌”,意思说穷人也能闯天下,就像蚬子一样,虽然便宜,也算一道菜能上桌。01=蚬子,福州话叫做“蟟囝”, 也有写成“纽囝”,“纽”是更形象化的说法,意思蚬子长得形状大小和纽扣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