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我们在面对亲人的离去时候,是有多么的舍不得。甚至不敢去面对这个事实,无论现代还是古代人性的情感亦是如此。古代中有这么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十三个字,简单却沉重,如同一幅淡墨勾勒的山水画,看似留白,实则蕴含了无尽的深情与哀思。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北宋词人,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
古代诗词囊括了多种主题,如爱情、亲情、哲理、送别、劝学、讽刺等等。然而,如果要谈论其中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主题,你是否能够轻而易举地举出一个例子呢?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因为我们曾经学过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075年仲夏,王弗正好亡故10年,苏轼睹物思人,情到深处,又一次提笔写了一篇悼文,就是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叫《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首情意绵绵的婉约词,全词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孙继业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秋,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期满,以太常博士、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骑都尉,权知密州军州事,升任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在从杭州赴任密州的路上,他赋词《沁园春·孤馆灯青》:“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