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著摘要:《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本草逢原》:“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长沙药解》:“竹茹甘寒之性,善扫瘀浊而除呕哕,清金敛肺,更其所长。其诸主治,除吐衄,止崩漏,治膈噎,疗肺痿。”
竹茹,又称竹芯、竹子内胆,是指从竹子中取出的内部淀粉质部分。它是中医药中一味重要的药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特别是温胆汤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被许多临床医生和中药爱好者所推崇。下面是关于竹茹和温胆汤的一些知识点。竹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下面是今天分享的内容:竹茹ZhuruBAMBUSAECAULIS IN TAENIAS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 beecheyanus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
抑郁症发作时,很多患者常常出现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多思多虑、唉声叹气、入睡困难等症状。此时咱们可以挑选一些药物来进行清热除烦、化痰解郁。在门诊中我常用到一味中药——竹茹。 竹茹是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味甘,性微寒,归肺、胃二经。
诗人苏东坡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由此可见他对竹的赞赏和酷爱。竹的外表坚韧挺秀、青翠雅洁,既能观赏,又能食用,还能入药。竹叶、竹茹、竹沥、竹黄,您分得清吗?快跟随小编一起看看竹子家族的药用价值吧。
竹茹又名竹皮,为禾本科青秆竹Bambusa breui flora Mumro和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Munro var.henonis Stapf ex Rendle的秆的中间层,即去掉绿层后所刮下的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