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我是个负债人,目前也还是,而且,我已经是一个被法院判决并且执行的失信人了,在此之前,我同样的经历过一天好几百条短信,上百个电话的催收旅程,我也知道他们是违法违规催收,我也知道,只要我跟他们较真,就一定能够维权成功,但是,在只是针对我个人催收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不予理会,我知道欠债还钱,并且我也在努力赚钱,只是负债太多,我无法全部顾及,只能逐个归还,在没有归还到的都只能选择忽略一切催收,原因很简单,我没有钱,就算选择与他们周旋也是于事无补,很多人跟我说态度的问题,其实不太现实,我至少都有十多家负债,如果我每一家的催收都去理会表明态度,我一个电话就算5分钟通话,我一天就需要花至少一个小时在电话中,如果是白天工作时间,这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说,我选择推迟到晚上下班,我一般九点十点才有空闲,我相信愿意在这个时间联系我的催收不会超过5个,所以,这些无用的操作,我全部选择了忽略,我所做的就是,用了一定的经济之后,主动联系协商,愿意的那就愿意,如果不愿意的,我就继续联系下一个协商,哪个愿意就优先归还哪一个,这样就能尽快解决一个,就少了一个负担,剩下的就能积累更多的钱便于协商。
看完上面这段对话你是不是觉得这名女子的回答特别好,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怼的那边催收人员哑口无言。再到后来这种电话实在太多了就选择拒接或接上扔在一边不说话,但这种操作一点用处都没有,过段时间他们又将电话打来,从而形成了一种不间断的骚扰。
南都讯 刚办的新手机号码,莫名其妙收到银行的催债信息,这让惠州的杨女士很困惑,信息里被催收的人,自己也不认识。持续不断的催收信息,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不小困扰。南都记者从运营商处了解到,该号码是回收后重新发放的,以前机主用号码绑定了银行账号,手机号注销后却未解绑导致。
近日,消费者李先生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http://tousu.thepaper.cn)反映,8月7日,他收到了一条来自“借呗”的欠款提醒短信。短信显示,其信用贷已超过还款日4天未归还,当前应还金额人民币3678.80元。李先生表示,自己从未在该平台借过款。
明明没有贷款却收到了欠款信息,逾期不还将影响征信,这是怎么回事?注意了!近期骗子冒充金融平台发送账单“逾期”短信进行诈骗。最近,张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提示他账单逾期还款,不及时还款将影响个人征信,短信中还附带了联系方式。
明明没有债务纠纷,手机却莫名收到催收短信,弄得用户心烦意乱。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宝山法院)审结了一起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因短信服务提供者未尽到审慎义务,依法判决短信服务提供者与短信内容提供者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喂,您好,我是**的客服人员,我们有一笔贷款,您需要吗?”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骚扰”电话应该不会陌生,大家往往也是“一挂了之”,虽然很不喜欢被这样“毫无隐私” 地打扰,但也很无奈,毕竟生活中类似的“电话”太多或短信相当“普遍”。
近期利用“云服务”等带有屏幕共享功能的手机APP套取被害人密码、验证码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高发请广大网民群众提高警惕共享的不仅仅是手机屏幕更是你的钱包近日,无锡的曹女士收到一条短信,称账单到期需要处理,信以为真的曹女士便拨通了短信上的电话,在所谓客服的引导下下载“云服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