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形成,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气象专家表示,厄尔尼诺事件将加剧全球变暖趋势,对我国冬季气候和夏季降水有显著影响。
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近期,南方出现持续的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这与“厄尔尼诺”有明显关系。今天,国家气候中心在接受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厄尔尼诺”虽然在衰减中,但影响是滞后的,夏季可能会发生极端强降水过程,并引发洪涝灾害。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23年5月开始的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12月达到峰值,目前进入衰减期,并将在2024年4-5月趋于结束,强度为历史第五强。预计2024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未来可能形成的拉尼娜事件大概率为弱到中等强度。
11月3日,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在中国气象局11月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即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统计显示,在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冬季气温起伏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次数往往偏多,建议密切关注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11月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023年11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预计即将形成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并持续到冬季。根据我国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当尼诺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值达到或超过0.
11月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023年11月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即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贾小龙说,根据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方法预测,预计1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持续超过0.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和单位召开会商会,对冬季(2023年12月-2024年2月)及12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2023至2024年出现的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4月前后结束,但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还在持续,将对我国夏季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峰值出现在2023年12月,滑动平均的尼诺指数值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