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题:“863”计划倡导者: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新华社记者陈芳、胡喆在关键时刻,总有一群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中国怎么办?
登门到访的陈芳允带着几分忧虑,因为他之前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会议时,虽然听到大多数专家认为应尽快采取对策,积极主动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但是也听到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时经济实力薄弱,在科技发展方面应采取“拿来主义”,先搞一些短期见效的项目。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一年,我国各项建设事业也取得辉煌成就:国内卫星通信网正式建成,首艘自行设计导弹护卫舰服役,首座现代化海洋采油平台安装完成,第一个人工海洋主体工程调试成功,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女排姑娘们荣获五连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两个方面的数量和质量都处于基本持平状态,进入到军备竞赛的死胡同时,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一个名为《战略防御计划》的发展计划,旨在推动太空军备竞赛,这个计划有个更有名的称呼叫“星球大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