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确实难以继承,因为他树立的目标很高,是清晰的,那就是不注重形式而注重真心,这比传统儒家进步太大了,但是目标很高,如何达到呢,如何格物,如何才能做到,并没有明确的理论或方法,也许只能靠自修自悟了。
明代大儒王阳明画像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之后仕途顺利,一路飙升,从一个驿站站长变成两广总督兼巡抚,官拜新建伯。开创心学,门生满天下,于1527年9月达到了心学的巅峰,史称“天泉证道”。在绍兴伯爵府上,王阳明与弟子讨论良知学说,对心学做了最后的定论,此言论成为收官之作。
500多年前,贵州龙场的深山里,一个被朝廷贬官的王阳明突然想通了一件事,他悟出的道理后来被称为“心学”,直接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当时的官方理论说,人要遵守圣人的规矩,得靠读书、研究万事万物才能懂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