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国际机场严防死守疫情境外输入,防的不止是人。据解放日报·上观记者调查,疫情航班所产生的固废和污水去向如下——◆固废由航司收集,转运至机场固定存放点后,经机场再行消毒,运至老港垃圾场焚烧处置;◆机上污水,则由航司转运至浦东机场专门的污水泵站,严格进行污水消毒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
1月30日,上观新闻刊发《“严打击”下,上海马路上仍时不时出现建筑垃圾:偷倒为何难治?》一文,报道了上海存在的零星建筑垃圾乱投乱放和偷倒等问题,其中提及浦东新区康桥镇中骏柏景湾小区外西南角绿地堆放了大量的废弃建筑垃圾,疑为附近小区偷倒所积。
夏季高温为加快垃圾转运速度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和城市运转秩序浦东新区这些生活垃圾收集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威力”吧坐落在“隐秘的角落”的建筑小压站生活垃圾收集站(压缩式)(以下简称小压站)是指将分散收集的垃圾集中后,再由运输车清运出去的小型垃圾收集设施,主要对干垃圾
新民晚报讯(记者 徐驰)近日,新民晚报新民App刊登《轨交站外自动扶梯“背阴面”竟沦为“露天垃圾场”》的报道,反映位于浦东新区杨高北路地铁6号线航津路站外的自动扶梯公共区域内,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引无数蚊蝇滋生。
新民晚报讯(记者徐驰)最近,家住浦东新区张杨路附近的多位居民向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栏目反映,位于张杨路和云山路路口的街角绿地内,经常被人乱丢垃圾,沦为“露天垃圾堆场”。住在周边多个小区的居民们都盼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长效整治,清理环境。
新民晚报讯(记者 徐驰)近日,新民晚报新民App报道了浦东新区栖山路近友林路口垃圾遍地,严重影响周边环境(详见《垃圾桶成摆设 马路沦为“露天垃圾场”,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555765.html)。
最近,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为新建日处理500吨垃圾分流转运中心选址闹得沸沸扬扬,浏览了一下媒体披露的舆情,发现自己有点蒙圈,对其中一些情况,既看不懂,更想不通……列举以下几条,请教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其一:一个日处理500吨的垃圾分流转运中心,为什么要建在距离5
图说:地铁站外扶梯下方绿化带沦为“露天垃圾场” 来源/孟繁强 摄市民刘先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浦东新区杨高北路地铁6号线航津路站外自动扶梯的背面公共区域疏于管理,垃圾遍地,蚊蝇滋生,俨然成了一处“露天垃圾场”。前天下午,记者来到现场查勘。
位于浦东新区的上南五村是一个老小区,坐落其中的上南五村幼儿园校舍已风吹日晒30余年,为除去安全隐患,2021年暑期伊始,幼儿园便开始全面修缮。但全面修缮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让原本就不宽敞的小区道路愈显拥挤。
生活垃圾处理,收转运环节费用竟然这么高…其次,有的企业、专家给各级政府提供的解决方案,在技术方向和客观有效性上有瑕疵,导致不少的政府因为信息不对称花费了大量精力和财力,最终却是项目搁置、课题反而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