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莆田,元宵节的盛况远远盖过春节过年,从正月初三到二月初二,村村闹元宵,家家齐上阵,打铁花、游灯、摆棕轿、蹈火路,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莆田人的元宵节,既丰富热闹,又生动有趣。接下来带你去莆田各个地方观看闹元宵。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秦川“别人都已经在上班了,我们还在敲锣打鼓过元宵。”拥有全国最长、最火、最热元宵节的福建莆田,从农历正月初三持续到二月初二,30天40项80场民俗活动,时间跨度之长、全民参与度之高、形式之丰富,堪称全国独有。
从正月初三到二月初二村村闹元宵,家家齐上阵爬刀梯、跳傩火摆棕轿、打铁花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元宵闹春,炽热狂野。郭劲摄万斤红桔祭梅妃正月初三至初七莆田荔城区江东村最早过元宵的地方之一浦口宫15座桔塔,重达万斤代表村中15个里社人丁以桔寓吉,祈愿和顺迎春纳福。黄铭洪摄“桔”祥如意。
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持续到二月初二,“村村闹元宵、天天有节目、家家齐上阵”,莆田元宵跨度之长、参与者之众、形式之丰富为全国独有。摄影/余凌娟莆田元宵为何全国“最长”?又承载着怎样的文化价值?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莆田学院教授陈祖芬日前接受记者,予以诠释。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闹元宵是福建莆田的传统民俗,每年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尤其是在元宵节前后,全市村村都会举行形式多样的元宵活动。今年,在疫情防控形势下,莆田市创新形式推出元宵线下体验活动,成为市民热门“打卡点”,激活乡村游。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福建莆田民间花样民俗迎元宵。图为别具特色的龙山宫妈祖穿火闹元宵。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图为民众手机拍摄龙山宫妈祖穿火闹元宵。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图为龙山宫妈祖穿火闹元宵活动吸引大批民众观看。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图为车鼓队在侨乡古厝进行精彩表演。
从农历正月初三至二月初二——福建莆田的元宵节以时间跨度长、活动规模大、群众参与多而闻名,“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堪称全国最长最热闹的元宵节。春节期间,莆田市累计接待游客118.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亿元,独特的元宵民俗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纷纷前来摄影采风。
2024年1月31日“中国年·莆田元宵”活动启动仪式在仙游县枫亭镇塔斗山公园广场举行全面开启2024年莆田春节元宵一月狂欢序幕诚邀全国人民来莆田闹春▲ 中共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惠黔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启动仪式(摄影/蔡昊)莆田元宵最长、最火、最热有中原文化的遗风融入了莆田人民的
“村村闹元宵、天天有节目、家家齐上阵。”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全国“最长、最火、最热”的元宵文化盛宴正在上演。这不仅是一场全民的狂欢,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凝聚,打铁花、爬刀梯、赤脚踩火、抬轿冲海等30天40项80场元宵节民俗活动好看好玩又刺激,引起观众和网民连连尖叫。
莆田优秀传统文化元宵文化是全国唯一历经时间最长,是岁时风俗中形式最为多样的一种民间文化形式,元宵文化深刻地影响了莆田人民的生活形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补充和对古代民间生活形态活生生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民众自娱自乐到“圈粉”无数国内外游客,近年来,福建莆田长达一个月的元宵盛宴持续火爆,为文旅产业发展激起了一池春水。2月9日,正值正月十二,全国不少地区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莆田“过年”还在继续,盛大的闹元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上演。
莆田的每个行政村都建有一个社,供奉的社公被称为"尊主明王";而每个菩萨巡游行政村下辖的自然村则叫做"境",各境亦有着各自的守护神。"接行傩"即为乡民们抬菩萨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当队伍经过时,设香案、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贡银",祈求全年平安如意。跳傩火莆田元宵"跳火
正月廿九莆田大多数地方迎来元宵的尾声故称“尾暝”尾暝灯这天,各村元宵后的龙灯都要集中到妈祖宫前焚化,民间传说,这是担忧游灯后的龙灯得了生气,为害人间,而妈祖作为海神,可以统收诸龙,为此演变成“尾暝灯”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