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内外,真有阴阳之分?就像白天和黑夜,男人和女人,他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存在的。人体也一样,上面和下面,就好像白天和黑夜,一个相对比较活跃、外放,我们就把它归为“阳”,下面相对比较沉静、内敛,就归为“阴”。
在中医看来,人体内主要有2股“气”,分别是阴气和阳气。按理来说,阴气不足,阳气就应该比较旺盛,偏偏有一种人,既有阴虚的症状,也有阳虚的表现,阴气和阳气都不足,身体也会因此出现很多的异常表现,不妨自查看看,你有没有?
都说“男子属阳,女子属阴”“男子多阳不足,女子多阴不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自父系社会以来,女性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性格多偏于内向,行为上偏于安静,以及女性经、带、胎、产等生理特性,相对于男性来说,其属性偏于阴。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取源于儒、道二家,其中,儒家对生殖活动的认识,强烈地表现出社会道德的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重视子嗣之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道家则对性、生殖抱着十分直率的态度。中医学术植根于传统文化,在它身上,流动着生殖文化的血液。
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延伸用来描述自然界和人身体中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或状态。阴阳阴,你可想象成是人体水或液体的部分,代表静态、内敛、湿润、寒冷等特性;阳,则是火或气体的部分,代表动态、外扩、干燥、温暖等特性。1、阴虚阴虚,是指体内的阴液(如血液、津液等)不足了。
陰陽是“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陰陽在每个角落都会有体现。女主内,代表陰,管花钱;男主外,代表陽,管挣钱。不管挣钱多少,只要收支平衡,这个家庭就是健康的;挣多花少,和花得多挣得少,都会陰陽失衡,出问题。国王居于宫中,代表陰;将士在外,保家卫国,代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