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牟平区融媒主播王卫萍,今晚与您分享的是老舍的散文《过年》(节选)。最怀念的,还是小时候过的年。早起拉开窗帘举目望去,一夜之间,外面已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今年冬天雪下得少,似乎缺了一点气氛。这场雪的到来,提示着人们,年已经不远了。
《书香长安》 经典诵读文字传递温暖 声音抚慰人生每一本书的存在,都不仅仅是文字简单的笔记,而是对人心、人性的冲击与显现。每一位欣赏者,都可以带着自己的心情和理解去解读,我们存在其中,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
老舍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梁实秋虽然祖籍江浙,却是北京出生北京长大,也称得上是京城“土著”了。1951年1月春节前夕,老舍在《新观察》第2卷第2期发表了一篇极短却极其精致的散文《北京的春节》,在这篇千把字的文章里,老舍用他那优美的笔调描绘了老北京春节前后的日程、活动、玩艺儿、吃食、礼仪、景观,以至于有人读后惊呼,这哪里是篇散文,分明就是一幅活脱脱的老北京民俗风情画卷。
(每日新报)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小时候不喜欢过年。原因是“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给长辈们拜年“要叩头如捣蒜”,“从心坎儿觉得窝囊”。直到民国前一两年,家中过年的方式才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又到一年春运时,上亿人踏上回家的旅途。他们的行囊里,装着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渴望。很快,城市乡村的每一处灯火,都将迎来期盼已久的重逢。然而,一种略显无力的微表情,也浮上一些年轻游子的眉头。喜的是,漂泊了一年终于可以卸下担子,一头扎进家这个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