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胡孚琛教授在“丹道法诀”讲座中,曾提出“易筋经”源于秦汉方仙道导引术,是少林结合《千金方》中“天竺国按摩图”和“老子按摩法”创编于唐宋年间。这种说法比较中肯。至于是不是按照“千金方”导引术改编,却不一定,因为汉朝到魏晋导引术非常流行。
之前,我曾写文“还原真相:体育总局版八段锦隐藏的大秘密”,讲体育总局八段锦“口诀”和实际演示动作的差别。并指出“口诀才是关键”。特别是关于第七式“怒目攒拳增气力”,我讲体育总局版口诀中,并没有强调“握固”手势冲拳,因此建议采取内家拳握拳方式(大拇指在外)冲拳。
易筋经和八段锦最大的区别是:易筋经讲究增气力,严格来讲属于武功;八段锦不强调增力气,主要在于拉伸导引。但两者其实都需要放松,即便是易筋经中最强调练力气的“十二大劲”也是周身放松,只需气贯两手。周守儒编辑的“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中将易筋经十二大劲称为易筋经支流。
原创:新识评陈勇一直都有在研究八段锦的其他版本,最近还研究了易筋经,因为有人说八段锦跟易筋经颇有渊源。易筋经的第三式是“韦陀献杵第三势掌托天门”,跟八段锦第一式非常像,于是加以练习,找到不少感觉,觉得可以运用到八段锦上来。
老规矩,先讲前因后果,后面附上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出品、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摄制的健身气功DVD光盘,均为健身气功编创课题组主要负责人教学,有详细讲解、错误纠正、口令跟练,可以说是最正宗的国体版健身气功。
文章内容较多,都是老张一字一句写的(后附珍贵视频)。共6个部分:①古法、秘传、家传泛滥成灾,真假难以验证。②如果不得不靠传授功夫为生,老张会怎么办?③看看我家人的体质,我说家传八段锦、易筋经,你能辨别真假吗?④真正的古法、秘传、家传功夫,就一定好吗?
文章较长,都是老张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分六大部分:①常练功法2-3种即可,②不要频繁更换功法,③老张几乎每天必练的3种功法,④老张偶尔练练的3种功法,⑤基本处于放弃状态的功法,⑥分享23个教学跟练视频。另外,有些内容审核不通过,所以功法作用放在了评论区。
文章不短,但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经验之谈!我是从05年开始,正儿八经地接触武术的,为什么说正儿八经呢,因为之前要么看书、要么看光盘,要么跟着比较业余的人瞎练。从那时开始,接触的都是大学、市武协、市太极拳协会的老师,最低是五段,还有不少六段、七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