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视和建设力度的增大,高标准农田的建立已经成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关键举措,现如今全国已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拥有1000多万公里的田间灌排渠道,以及2700多万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稻苗长满饱满的稻粒。徐平平摄收割机卷起稻浪。雷越摄颗颗金黄稻粒涌入粮车。傅志伟摄收割机在农田中来往收割。 陈春花摄胜利圩高标准农田鸟瞰。姜瑶摄人民网南京10月25日电 (张瀚天)稻浪翻滚,大地流金,又是一年丰收时。10月24日,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胜利圩万亩粮田正式开镰收割。
目前,我国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那么,高标准农田,到底“高”在哪里?高标准农田第一个“高”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据评估,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到20%。部分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可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二是增强了农田抗灾减灾水平。
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张庄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水肥一体机麦田浇灌 张浩然摄/ 本刊。➤河南计划到2025年,亩均投资超过4000元,合计投资500亿元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食产能争取达到1400亿斤。
今年,江苏省财政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政策,改造提升项目投资标准由2000元/亩提高至2350元/亩。同时,对国家认定的产粮大县,取消县级财政配套,除中央补助外,地方财政配套部分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对非产粮大县,除中央补助外,其余部分省级财政按40%进行补助。
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表示,2019年以来,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连续四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2019年至2022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1403万亩,累计建成5476万亩,迈上了5000万亩台阶,居全国第五,为粮食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计划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各地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本报记者 夏先清 吴陆牧 刘 兴 耿丹丹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建成超10亿亩,计划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
来源:人民日报 陆良县小百户镇中坝村,村民驾驶拖拉机在田间作业。陆良县芳华镇板田村玉米种植基地,田间阡陌纵横。本版图片均为王勇摄(人民视觉)抢农时、赶进度,今年我国夏粮丰收、早稻增产,目前秋粮长势总体良好,各地各部门正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种粮要高产,良田是保障。
来源:【黑龙江日报】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眼下,我省春耕生产已由南向北陆续展开,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我省春耕生产进度整体快于往年,春耕生产亮点频现。其中,根据农业农村部调度情况,我省国债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工率、任务完成率和资金支付率均位居全国首位。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全国首批20个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名单,其中河北省保定市入选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据了解,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按区域特点,划分为整地市级、整县级和整灌区等三类。
规划前置、经营前置、运维前置、观念转化前置,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让这里一切都苏醒过来,蓬勃起来。过去最小0.3亩、最大6亩的土块,如今被整理成超过500亩的连片土地,成为遂宁经开区高标准农田的一个样本。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近年来,遵义市桐梓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了一大片“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让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丰收在望的美丽乡村画卷。
张应隆、罗金飞4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嘉兴海宁市周王庙镇的绿色农田项目,田里一片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周王庙镇石井村种粮大户孙照明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好后,他承包的400亩土地多出了10亩耕地,不仅方便农机操作,还能节省30%的人工成本。
编者按:解读时事政策、挖掘文化底蕴,弘扬主流价值观,即日起,在滕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下,大众网枣庄开辟网络评论品牌栏目《善评》,传播滕州好声音,汇聚滕州正能量,努力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特约评论员 刘建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来源:广西日报】挖掘机对排给水沟进行挖掘。12月16日,2024年桂平市中央预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四标段(南木镇合山村、长清村项目片区)的开工仪式在南木镇长清村田地中举行,随着一声“开工”令下达,挖掘机便开始作业,对排给水沟渠进行挖掘。
新稻颗粒归仓。人民网 杨维琼摄新收获的稻粒装车。人民网 杨维琼摄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机械化收割作业。人民网 杨维琼摄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忙碌作业。人民网 杨维琼摄胜利圩片区高标准农田里,水稻开镰收割。刘列摄胜利圩片区高标准农田里,水稻进入成熟期。
来源:【紫金山新闻】10月24日,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胜利圩万亩高标准农田开镰收割,即将迎来又一个丰年,这是目前南京规模最大的连片高标准农田,并逐步形成以春养一季小龙虾、秋收一季稻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12月14日电(记者 王妮娜)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14日发布消息,今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600.34亿斤,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黑龙江省秋收图。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供图当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