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频频现身浙江各地,为穿山甲保护事业带来新希望。 9月6日,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保护中心和龙泉市林业局共同放归一只中华穿山甲。这是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百山祖园区不到一年时间内放归的第二只中华穿山甲,受到众人关注。
当前,作为稀缺中药材“甲片”来源的穿山甲,野生资源减少,贸易管制趋紧,供求矛盾突出,市场价格飙升。通过人工驯养穿山甲,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来源:【人民网】本报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董丝雨)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彦10日向记者介绍,近年来的持续监测显示,中华穿山甲栖息地质量不断向好,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华彦说,目前在广东、江西、浙江、福建、海南等10省份均发现中华穿山甲踪迹。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胡璐)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华彦10日告诉记者,近年来的持续监测显示,中华穿山甲栖息地质量不断向好,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恢复。华彦说,目前在广东、江西、浙江、福建、海南等10个省份均发现中华穿山甲踪迹。
央视网消息: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加强穿山甲保护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不得将含穿山甲成份的药物新增纳入医保范畴。通知要求,加大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建设力度,建立穿山甲人工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
竹鼠、田鸡、蛇类、涉禽等物种的养殖户,仍在焦急地等待政策落地。曾经庞大复杂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产业正迎来一场“大地震”。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已排查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153000多处,收缴野生动物39000多只。国家政策和地方立法对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管控层层“加码”。
1月21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内江中院开庭审理本案。1月21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内江中院对成都岷江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岷江源药业”)、公司法人代表李某川等5名高管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案进行了二审开庭审理。
3月3日是第11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3月1日,广东省暨河源市“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在河源市启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夕,世界自然基金会根据四十年来根植在国内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工作实践,对《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发出呼吁,呼吁将中华穿山甲的保护级别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加强对穿山甲救助和其栖息地的保护,严厉打击穿山甲盗猎和非法经营利用的行为并加大惩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