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听一曲《梅花三弄》,雪与梅花共舞的画面、明快利落的节奏,总能带来一丝清凉感。《梅花三弄》作为十大名曲之一,在于其清幽淡雅之表,技法纯熟,更在其古老苍劲之骨,还有一路走来的承载的文化意义。《梅花三弄》之来历:魏晋名士风骨东晋时期。
“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先不论琼瑶阿姨的三观正不正,她的中国古典文化的造诣是相当深厚的,我们都知道《梅花三弄》是一首中国著名的古曲,但我们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首古曲的创作者竟然是魏晋时期的名士兼名将——桓伊。
琼瑶先生学识渊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言情小说生产,且为歌曲填词水平也属上乘,其中著名者有《梅花三弄》——歌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便出自金朝末年文学家元好问,原词为:“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梅花三弄》是琼瑶小说改编的爱情电视剧,分为三部作品:《梅花烙》、《水云间》和《鬼丈夫》。每部剧中的女主角都与梅花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梅花烙》中女主角白吟霜肩上的梅花烙印、《水云间》中女主角杜芊芊胸前的梅花纹身、《鬼丈夫》中女主角袁乐梅手腕上的梅花胎记。
据多家台湾媒体报道,知名作家琼瑶12月4日下午1时22分许,在新北市淡水区家中轻生身亡,享寿86岁。祖籍湖南衡阳,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琼瑶原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琼瑶的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 。
花木、山水向来是人们乐于歌颂、吟咏的自然母题,通过对花木、山水的歌咏上升到对“品德”、“志向”等方面的赞颂,从古到今,我国对梅花有着特殊的情感,梅花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诗经》中就有《小雅》、《召南》、《陈风》、《曹风》等,宋代陆游、明代高启等人也曾以诗颂梅。
晚年李清照有一首《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并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据台湾“中央社”12月4日报道,作家琼瑶4日过世,享寿86岁,她生前著作多达60多部,被视为言情小说教主、华文世界IP教母,她的作品甚至影响一整代少女的爱情观,阅读琼瑶一度成为台湾女性的集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