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 题:跨境消费,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新华社记者 梁文佳全面恢复通关之后,内地旅客热衷香港扫货、打卡之余,港人北上休闲、消费也渐成趋势。适逢中秋及国庆假期,深港各大口岸人潮熙攘。准备北上的香港市民和南下的内地旅客在这里“擦肩而过”,“双向奔赴”共度“双节”。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香港头条日报网6日报道,香港入境处预计今年2月9日至17日(农历年三十至初八)期间约有超过750万人次出入境,其中约600万人次经各陆路口岸进出香港。预计陆路出境会在11日(初二)较为繁忙,约4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是“个人港澳自由行”实施20周年,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消费持续火热。自深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特别是这个暑期,深圳各口岸出入境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清晨,深圳罗湖口岸人潮熙攘,北上而来的香港人和准备南下的深圳人在这里擦肩而过。
深圳市口岸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粤港跨境货车运输需到口岸集中接驳点进行车辆交接,运输模式调整为“点对点”后,减少了中间“摆渡”环节,跨境司机可直接驾驶货车到作业点,如园区堆场、企业仓库等进行货物运输。
新京报讯 据“深圳发布”消息,4月25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发布出行提示,根据相关政策,2024年五一劳动节假期港珠澳大桥将免收7座及以下(含驾驶人座位)小型客车通行费,具体免费时段为2024年5月1日00:00—5月5日24:0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11日公布,12日凌晨零时起粤港跨境货车运输调整为“点对点”运输模式,跨境司机无需在指定地点交收货物,可直接点对点提货或交货。有关安排没有限额,只需要事前通过“跨境安”系统预约申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武欣中 通讯员 黎钊德)蛇年新春佳节,“一桥连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持续迎来跨境出行高峰。据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数据统计,1月28日(除夕)至1月31日(年初三),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超过45.4万人次,车流超过6.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2月12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经粤港两地政府沟通,自2022年12月12日零时起,跨境货车运输优化调整为“点对点”运输模式。
新华社深圳12月12日电 题:跨境消费热潮开启粤港澳大湾区“双向奔赴”新篇章新华社记者王丰、王昕怡自2023年2月全面恢复通关以来,港澳与内地“北上南下”人群交织,掀起跨境消费热潮。随之而来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诸多指标的持续走高。
近期,深港两地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5月份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226.7万人次同比增长17.1%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各大车站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客流高峰。深圳北站与福田站的所有自动售票机全面开启“灵活行”车票改签业务,为旅客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票务服务。
继2023年开通欢乐港湾—香港、壹方城—香港等2条往返跨境巴士后,在2024年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环岛中港通在深圳市宝安区再增添海雅缤纷城—香港、大仟里—香港等2条往返跨境专线,使宝安和香港往来更加方便快捷。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题:政策发力 前景可期——海外专家认为中国政策将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新华社记者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缘冲突升级、国际贸易环境多变等不利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显现韧性和潜力。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前三季度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
新华社法兰克福2月15日电 专访|德中深化经贸合作为双方经济和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访德国下萨克森州经济部国务秘书杜兹新华社记者单玮怡 车云龙德国下萨克森州经济部国务秘书弗兰克·杜兹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全球地缘政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德中两国经贸关系更加务实、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