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十问解答1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很多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到一周,会出现皮肤发黄,临床上称为新生儿黄疸。其主要原因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产生过多,超过新生儿机体的代谢能力,引起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表现为皮肤、巩膜及其他脏器出现黄染,是临床上新生儿科遇到的最常见问题之一。
前几天收到一位朋友私信咨询我“昨天拿到体检报告,绝大多数的数值都在正常范围内,但肝功能里面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偏高,我是得了肝病了吗?”其实经常会在门诊遇到一些病人体检时发现胆红素高,肝功能异常跑来医院问这种情况是肝脏出问题了吗,到底要不要紧?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胆红素?
想必这是很多家长都会想要知道的,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分享的这篇文章吧!黄疸指数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51.3μmol/L,正常新生儿出生四天后应该小于171~205μmol/L,早产儿出生四天应该小于256.5μmol/L ,一旦高于这样的量,那么就是意味着黄疸偏高,必须第一时间处理,否则有可能引起核黄疸等一系列更严重的并发症。
近年来,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每一个新生宝宝都备受关爱。超过80%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早期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引发家庭及社会广泛关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刘兴元主任医师和严梓医师带来了新生儿黄疸的相关介绍。新生儿黄疸为急性病程,主要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体检中,肝功能检查主要有肝功能化验和彩超。如何看懂这些结果?肝功能异常如何处理?如何保肝护肝?中日友好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教授杨志英对此进行了解答。肝功能化验指标有十几项,哪些需要重点关注?杨志英认为,首先要看转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