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服饰特点鲜明商代服饰材料主要为皮、革、丝、麻,样式多为上衣下裳,颜色以黑、白、红为主。周代服饰制度逐渐完善,确立了上衣下裳、深衣、冕服等基本样式且等级区分更系统化。战国深衣和胡服流行,深衣连属上下不相连的衣和裳,胡服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短衣、长裤和靴为主的服饰。
中国服饰发展源远流长,商周时期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饰,有衣、裳、鞋、帽以及各种饰物。楚国服饰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迅速,品种丰富、式样精美,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服装,且对秦汉时期的服装式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服装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前,由中宣部牵头组织的“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今天起,本报推出“文化中国行·荆楚风华”专栏,将围绕文物古迹发现、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非遗保护传承、文化旅游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内容,多维度立体式报道湖北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和美好精神追求,挖掘包括荆楚文明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原始社会- 早期人类用树叶、兽皮等遮体。山顶洞人时期,已会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这是最原始的缝纫技术。- 新石器时代,人们掌握了纺织技术,出现了麻、葛等织物,服装开始有了简单的款式和装饰,如绳纹、篮纹等。夏商周时期- 形成了完整的冠服制度,以彰显身份地位。
可能是一些古装影视剧带来的刻板印象,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的军队,无论士兵身穿的盔甲也好,还是服饰也罢,都是有明显的区别,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咱直接看距离战国和秦代比较近的西汉中前期的杨家湾兵马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