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津津乐道它的“逆袭”:经济总量超万亿元,聚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最热太阳”“最久留光”“最快算力”等科技突破不断…地处中部的合肥,“科创之路”有何特色?2022年开年,记者实地观察合肥怎样让创新在这座城生生不息。
合肥,又称庐州,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讯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正中央,分别与东边的滁州市、马鞍山市,南边的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西边的六安市,北边的淮南市相邻。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近些年,合肥这座长三角城市的迅速崛起,引来外界关注。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近十年,合肥GDP从2012年的4167.98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1.2013万亿元,跨越八个千亿元台阶。今年一季度,合肥GDP总量为2690.6亿元,同比增长4.
据光明日报报道 6月7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肥先进光源项目获国家正式批复,将于今年9月开工。这意味着,除已有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外,安徽合肥已建、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合肥,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10月14日上午,“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主题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合肥,走进安徽创新馆,走访5G智能网联汽车合肥数据中心,深入了解合肥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以创新为“资本”,构建长三角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融合进程。
谈起某一个城市的科研实力水平,那么一定离不开这个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说起国内拥有多所著名高校的城市,人们一般会想到这几所城市,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成都,武汉。以上这几所城市的双一流高校均超过了六所。
合肥市高新区的云飞路,本是条寂寂无闻的街道,近年来却因量子出了名,被称为“量子大道”。在几百米的街道上,坐落着量子领域上下游关联企业20余家,涵盖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有投资人直言:“做量子领域的投资之前,必须去逛逛‘量子大道’和中科大。”
据介绍,活动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科普基地、原力谱能超导实验室策划,围绕如何将科技发展新趋势融入课堂展开讨论,创造性将聚变能、宇宙射线、超导悬浮列车等尖端科技研究成果以实验的方式融入学生课堂,吸引了来自合肥、芜湖、黄山、马鞍山等多市学校以及教育、研学旅游企业从业者前来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