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和“最美奋斗者”称号、被人民日报誉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的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表示,教育不要只看分数,人是不能被量化的,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而不是育分。
近日,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研讨会在沪举行。人民教育家于漪激励广大基础教育教师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她表示,教师就是要心中有大我,对学生启智润心,要以人育人,求是创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日前,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质量发展推进暨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举办,年逾九十的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于漪在现场回忆起自己在杨浦高级中学的经历,并勉励广大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小学教师责无旁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在每位教师的脚下,在每位教师
教学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过程,学生对学习的内在态度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同样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需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过程的启发性,改变目前学生学习不佳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育家精神是我们几千年历史传统师道文化的厚重,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世界上没有的。”暑假里,上海师范大学专家带着建设《教育家精神》课程的问题,来到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家中,95岁的她花了整整一个小时分享了她关于课程建设的想法。她谆谆教导:教育家精神是要“行”的,不是写在纸上的。
“看到书、信、诗、手工作品,感受到生命的跃动,师生都向着阳光生长,我很感动!祝你们努力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3月3日下午,95岁高龄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坐在家中的写字台旁,仔细欣赏、阅读了上海市新云台中学师生手写手绘的心意礼物,并叮嘱孙女、上海教师教育学院教师黄音转达祝福。
2021年9月10日上午,上海市新教师入师入会仪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报告厅举行,92岁特级教师于漪通过屏幕致辞。于漪表示,做老师最最重要的要点亮生命的灯火。因为你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就选择了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强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应该说是休戚与共、血肉相连。
特级教师于漪,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她在2007年接受《深度105》的采访时,袒露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在于漪的眼中,教育必须有灵魂,教育是伟大的事业、是真善美的事业、是培养我们的下一代的事业。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践行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老师”2024年上海中小幼教师读书征文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自身应如何学习?又怎样让学生爱上学习?近日,时报记者对人民教育家于漪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于漪的口述,由记者整理。
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她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也获得了党和人民给予教师的最高荣誉,但她却总说,自己“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在学做老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慕振东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制图:王婵)日前,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校长、老师们齐聚首届“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颁奖典礼现场,讨论基础教育卓越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