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很多人对这种疾病不太了解,认为其不是什么大病不要紧。殊不知,直肠脱垂如果反复发作,会引起肛门失禁甚至直肠嵌顿、坏死,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一旦出现直肠脱垂的相关症状,应早期干预。
红网时刻新闻3月30日讯(通讯员 舒丽)痔疮和直肠脱垂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的两种疾病,由于二者在症状存在相似性,比如都会引起肛门肿物脱出的现象,因此,经常会有患者会将两者混淆。如何才能正确区分痔疮和直肠脱垂呢?
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一些肛肠疾病的出现,直肠脱垂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这种疾病出现之后的危害后果很多,会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其实大家应该尽早了解这种疾病的发展情况,有效进行治疗,为了避免造成更多影响,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发病症状。
红网时刻新闻3月7日讯(通讯员 杨丰帅)近日,长沙市第一医院胃肠肛肠外科团队采用“经肛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Altemeier术)”成功完成一例III度直肠脱垂手术。24岁小伙邹先生,平素身体健康,但年轻的他却有一个难言之隐——便秘。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直肠脱垂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疾病,但其实它在肛肠科的发病率并不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尤其是小孩、老人。所谓直肠脱垂,指的就是直肠壁出现了部分或全层下移的情况,主要症状包括肛门肿物脱出、肛门坠胀、排便不尽等,对患者的身心影响较大。
直肠脱垂根据脱垂位置可分两种情 况:内脱垂,指脱垂部分在肛管直肠内,也称内套叠;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1975年全国肛肠会议统一标准,将直肠脱垂分为三度,具体如下:I度脱垂: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度在3厘米以内,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
泉州84岁老人家直肠脱垂7厘米,不能还纳,痛苦难当。幸好在泉州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肛肠专病团队的帮助下,通过开展新术式——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困扰老人许久的症状终于消除。据了解,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也标志着泉州市第一医院在肛肠外科手术领域再上新台阶。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指直肠壁黏膜层或肠壁全层向下移位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轻者仅在排便时脱出,可自行回纳,重者在咳嗽、下蹲、弯腰时都可脱出,甚至不能回纳,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造成了许多不便。
脱肛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又被称为直肠脱垂,是指肛管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
脱肛又称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肿物较小,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复位。如生活饮食不注意,则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经常性脱肛的情况,非常影响生活质量。那么,脱肛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