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段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视频中,有网友用AI技术,让去世的奶奶和自己重新对话。不少网友看后感动不已,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甚至是在操纵亲人……用AI虚拟奶奶B站UP主吴伍六是一位上海的00后视觉设计师。
今天是清明节,又到思亲最浓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用AI技术实现“复活”逝者,已成为继“数字祭祀”之后,殡葬行业又一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那么,当殡葬行业引入AI技术,你能接受与AI“复活”的亲人对话吗?AI“复活”亲人为何会引起正反两阵营的激烈争论?
假如能够使用AI技术,让你与已故的亲人再见一面、叙叙家常,你会选择欣然接受吗?清明节即将到来,而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AI“复活”逝去的亲人这一应用如今已经开始火热的为人们提供情感慰藉,或成缅怀已故亲人的新方式。
AI技术让与已逝亲人“再见一面”的愿望成了可能。近日,台湾著名音乐人包小柏利用AI技术,努力使女儿在数字世界“复活”的故事,引发热议。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在生成式AI发展浪潮下,通过收集逝者生前的图片、音视频等资料,数字“复活”他们的音容笑貌已不罕见。
顶端评论员 李萌你愿意把怀念的人变成数字生命吗?《流浪地球2》中,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图恒宇,试图用数字生命“复活”已逝女儿,不惜一切代价将女儿的记忆上传至虚拟世界,引发对数字生命的探讨。仅仅一年时间,科幻电影的议题就照进了现实。“质疑图恒宇,理解图恒宇,成为图恒宇”。
2024年1月,音乐人包小柏利用AI技术“复活”了因病去世的女儿,一段用AI制作的包容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里,她对妈妈撒娇说,“包子好想你”,唱起《生日歌》时,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肩膀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嘴角一直带着笑。
仅需一张照片和一段逝者录音,就能在数字世界中让逝者“永生”……清明节前后,此类AI“复活”广告宣传在各大电商和社交平台上日益活跃,甚至演变成一门新“生意”。技术的发展为满足人们的精神与情感需求提供了更多载体,与此同时,AI“复活”也引发强烈争议。
还记得去年扬子晚报报道过的“AI复活奶奶”吗?当时有网友预测随着科技发展,很快就会有“一键复活”,如今网友的预测几乎成了真。近日,记者在电商平台发现,在新年将至之际,一些商家推出了“AI复活亲人”服务,最低只要10块钱,平台数据显示,有商家已经售出了超过400单。
近日,著名音乐人包小柏在一次访谈中表示“我的女儿又回来了”,背后原因让人泪目。然而用AI技术生成故去亲人并与之交流则成为了众多娱乐功能之外一个严肃的应用场景,对于这项新兴的服务,有人欣然接受,也有人最终选择放弃,技术应用背后的隐忧也渐渐浮现。
还记得科幻电影中《流浪地球2》里的数字生命吗?当很多人还觉得AI技术照进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路时,B站UP主就用一些列AI技术软件“复活”了他去世的奶奶,并迅速在网上掀起了争议。如果人人都可以创造数字生命,那TA究竟是否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存在”呢?
极目新闻记者 康旭阳如果能有一次和已故亲人再次对话的机会,你会有哪些想说的话?近日,用AI技术“复活”已故亲人火了。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电商平台有不少店铺提供该项服务,价格在10元至数百元不等,只需提供一张照片和一段音频,就能让照片上已故的亲人开口说话。
漫画/张平原 有了技术加持,和逝去的亲人“对话”并非遥不可及。 清明节将至,用AI(人工智能)“复活”逝者的话题火了。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消费者花费数十元至数千元,将已故亲人的照片、音视频等发给商户,就能得到一段让其“鲜活起来”——有微表情乃至开口说话的视频。
评论“妈,我在北京挺好的……”一男子在视频连线中借助人工智能(AI)换脸技术,将自己改换为父亲的模样,并模仿父亲的语气与奶奶进行对话。近日,这一新闻备受网友关注。该男子的父亲因病去世,由于不敢向奶奶袒露实情,男子只能骗她说父亲在京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