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渊枞阳县桂坝当年是陈洲乡政府所在地,桂坝港是长江中下游一个不大不小的码头。与桂坝隔江相望的是池州,下游四十公里是铜陵。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码头成了附近商品、人流集散地,桂坝在一段时间里被人称为“小上海”。提到桂坝,大家心里都有数,那里人,能打,出手狠。桂坝本来与我无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照亮夜晚的星空,月光是天然的夜行灯塔。月亮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唯一一个人们用肉眼就能看出略微细节的天体。无论是肉眼观测,手持手机、相机拍照,还是加天文望远镜直焦摄影,月亮都是一个最容易观测、拍摄,且拍起来津津乐道,长久不衰的目标。
今年9月8日,是38年来最早的一个中秋节。距离下一次看到最早中秋月,我们需再等待漫长的38年。而纵观人类历史,从膜拜月女神的庙宇,到想象飞上月球的小说、电影,再到人类第一次登月,我们从不曾停止对于月球的探索。1.
月球虽然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人类也不止一次登上过月球,再加上各类的探测器和卫星,几乎没有一个死角,但这个陪伴我们几十亿年的卫星依然充满着许多匪夷所思的现象,有很多现象我们没办法去完美解释,也就滋生了很多的都市传说,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2022年11月8日第14届珠海航展如期而至歼-20、运-20、C919等各式大型飞行器惊艳亮相其质量往往达到数十吨、甚至上百吨(请横屏观看,珠海航展航拍,摄影师@盘家灿)与此同时正在现场展出的还有一件“不起眼”的展品它的质量仅仅只有0.
原创 地星引力 科普中国每逢中秋,赏月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月亮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团圆、思乡、美丽、纯洁等美好的意象,在科研人员的眼中,它同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人类空间探测的第一站,我们渴望解开它的诞生、它的地质演化过程等谜题。
本报记者唐 婷如果有机会登上月球,你会发现,在那里即使带上指南针,也找不到北了。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认为,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大约在距今15亿至10亿年的这段时间里,月球内部“发电机”停止了工作,导致其内禀磁场逐渐消失。
提要去月球上过中秋,会是怎样一种感觉?中秋节,这个原本是庆祝丰收和团圆的传统节日,已经简化成了看月亮和吃月饼两项核心环节了。虽然“韭菜月饼”和“西红柿炒月饼”依旧很火,但黑暗月饼料理这种梗已经招摇撞骗点击很多年了。
《科学》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说,40多年前“阿波罗”飞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进一步支持了这样的假说:月球是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相撞后形成的。那么,对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们都提出过什么样的猜想?新证据又是如何支持大碰撞假说的呢?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然而,我们对于月球的研究却还很肤浅。因为月球的存在,实在是有太多的诡异之处。月球和地球的直径比为27%,这就非同寻常,因为在太阳系中,已探知的205颗天然卫星,和其行星之间的直径比,没有一颗超过5%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