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持续到二月初二,“村村闹元宵、天天有节目、家家齐上阵”,莆田元宵跨度之长、参与者之众、形式之丰富为全国独有。摄影/余凌娟莆田元宵为何全国“最长”?又承载着怎样的文化价值?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莆田学院教授陈祖芬日前接受记者,予以诠释。
“村村闹元宵、天天有节目、家家齐上阵。”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全国“最长、最火、最热”的元宵文化盛宴正在上演。这不仅是一场全民的狂欢,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凝聚,打铁花、爬刀梯、赤脚踩火、抬轿冲海等30天40项80场元宵节民俗活动好看好玩又刺激,引起观众和网民连连尖叫。
2月7日,“侨乡·侨青·瞧元宵”莆田海外侨青元宵行活动启动仪式在荔城区古谯楼举行,近40位海外侨胞参加,沉浸式感受莆田元宵特色文化。侨胞们参观闹元宵活动侨胞们参观闹元宵活动当天,侨胞们先后参观了霞徐顺济庙超大红团闹元宵和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闹元宵活动。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养东 文/图2月4日下午,海都记者在莆田涵江三江口镇芳山村,感受一场与460多年前抗倭之战有关的闹元宵习俗。正月初七下午,千人千担挑万盘巡街出游,福首手捧鲜花和香炉,沿路百姓围绕福首,换香求福,祈求国泰民安。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福建莆田民间花样民俗迎元宵。图为别具特色的龙山宫妈祖穿火闹元宵。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图为民众手机拍摄龙山宫妈祖穿火闹元宵。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图为龙山宫妈祖穿火闹元宵活动吸引大批民众观看。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图为车鼓队在侨乡古厝进行精彩表演。
正月十六晚,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筱塘社区鼓声渐疾如骤雨,摆棕轿表演者两人一组,轮番冲入燃烧的火堆,不停转动棕轿,场面异常刺激。现场燃起的熊熊火焰、锣鼓声、呐喊声,交织成一个巨大的传统文化磁场,人群如潮水般在此汇聚。轿子为木片所制,轿顶饰棕叶,故名棕轿。
来源:【福建发布】元宵节即将到来这场直播不容错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指导,海博TV发起,联合上海、贵州、江西、广西、山东等省份,超百家媒体共同参与,跨越山海、全球联动,带您领略30余处福地盛景的元宵风情!2月12日18:00起,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