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讯(记者 王永良)11月20日,汝南县蛟龙水上义务搜救队队员孙家辉在确山县刘店镇尚庄一矿坑进行水下打捞作业时,发现了“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我第一次在淡水中看到水母,感觉非常神奇。”孙家辉说,他看到的水母通体透明,外形像一把撑开的雨伞,在水中一张一合,非常漂亮。
有一种水母,它不在海里,却生活在陆地里。在水中活动时,一收一缩,状如桃花,故得名“桃花水母”。中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发现了桃花水母,当时称为“桃花鱼”,湖北三峡秭归还因此出名。清朝诗人林鸣莺就曾经写过一首诗:“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看。”
近日,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出现在山西省太原市汾河景区四期,这在该省尚属首次。“水质要求很高的桃花水母,小时候看到过之后就没见过了,突然最近发现,真的是太惊喜了”,一位太原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这样感慨道。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密云水库发现了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一般直径约2厘米,浑身晶莹透亮,拖着飘逸的触手,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故而得名。
水中的桃花水母 14日,在汝阳县斜纹河付店镇段,当地群众发现水中游动着许多水母,经专家鉴定确认为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是已被列入国家濒危动物红色名录的极危物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50多岁的付店镇居民赵红旗是当地最早发现桃花水母的人之一。
原标题:“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现身韶山市小水库华声在线9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玉娇 通讯员 廖艳霞)日前,湘潭生态环保协会湘乡市中队环保志愿者,在韶山市韶山乡一处废弃矿坑形成的小水库里,发现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这说明这一带如今生态环境质量变好了,水质也变好了。
6月24日,在石家庄市灵寿县一处水库里,当地群众意外发现像水母一样的奇怪生物。记者随即前往探访,经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安瑞永初步鉴定确认,该生物为索氏桃花水母,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一种濒危的古老生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国内已知唯一的一种淡水水母。
来源:闽南日报 7月17日,漳浦县大南坂镇清泉岩山下一水塘中发现一群半透明的伞状浮游生物。经当地渔业部门专家确认,这群水生生物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这也是漳州首次发现桃花水母。
“海水里的水母我见多了,但生活在淡水里的水母,我却是第一次见到,太神奇了。”近日,福州黄先生爆料称,国庆假期期间,他到宁德古田水口水库钓鱼的时候,在渔排上见到了几只淡水水母,很像是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
“你们看那些小圆点,和桃花似的,我孙子说应该是水母,可我这是淡水鱼塘,怎么会有水母呢?”何大爷指着那些随波漂浮的半透明生物,五毛硬币大小的身子上有几道稍深一些的颜色,形状图样确实有点像五月桃花落在池水中,可初夏时节没有桃花,池塘四周也没有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