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市持续强化制造立市战略定位,着力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开封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9.2%,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曾鸣 胡舒彤GDP同比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1月18日,2024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上扬的增长曲线,映射出河南经济的澎湃动力。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稳中向优。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李慧君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4年,河南省将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河南三年多来的变化,那就是:河南,即将迎来结构之变的拐点。今年以来,河南的主要经济指标逐月逐季向好。更重要的是,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这说明,驱动河南经济增长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深刻改变。
近年来,河南省紧抓国家战略机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质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物流行业,河南省依托区位优势,积极推动物流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交通枢纽经济大省,正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大河财立方评论员徐兵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生产基地内,机械臂挥舞,焊接、喷漆、装配,流水线上的工人和智能设备紧密配合。每5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缓缓下线,整装待发。这不是普通的流水作业,而是河南经济动能切换的一个缩影。曾经“靠天吃饭”的中原大地,如今迈向“智造河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河南的经济体量在全国排名第五,但传统产业占比大、产业结构偏重,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为了把经济大省变成经济强省,河南提出要培育壮大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通过链群发展,推动河南产业攀“高”向“新”。
本报讯(记者 宋敏)1月19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经省政府同意,2025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新鲜“出炉”。以“质量第一、优中选优”为原则,我省共遴选2025年省重点项目1037个、总投资约3.1万亿元,力争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左右。省重点建设项目是怎么遴选出来的?
来源:【三门峡日报-中国三门峡网】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河南全省累计工业用电量1315.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9%。这比三峡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还多。河南工业用电量节节攀升的背后,是重点产业链群式发展带来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 段伟朵随着各大车型先后降价、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直到秋季才有趋缓迹象。整车企业之间、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之间、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由新能源汽车引发的行业格局重塑,让国内汽车市场分外热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河南报道厚度0.0045毫米、头发丝直径的十五分之一——河南商丘神火新材生产出目前全球可轧制的最薄铝箔;1400℃左右高温、5—6GPa高压的模拟火山爆发条件下,仅用一周时间,一颗培育钻石就“诞生”了;河南上半年汽车整车生产53.5万辆、销售5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如果说,郑东新区从一片鱼塘村落蝶变成一座现代化国际化新城,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新窗口,被誉为“新城区建设的点睛之笔”。那么,中原科技城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为全省“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的支柱之一,则是创造了“中原大地起高峰”的佳话。
经济工作,往大了说事关国计民生,往小了说关乎每个人的“钱袋子”“菜篮子”“小日子”。这两天召开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一年一度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主要干什么?一言以蔽之,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部署明年经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