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在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建凌烟阁,命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唐太宗亲题赞词,褚遂良题额,画像皆真人大小,全部面向北方,阁中有中隔,隔内北面写“功高宰辅”,南面写“功高侯王”,隔外面次第功臣。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唐太宗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卓越,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唐朝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
唐朝贞观十七年二月廿八戊申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
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褒锡》:“ 贞观十七年,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赵公长孙无忌 、河间王孝恭 、蔡公杜如晦 、郑公魏徵、梁公 、房玄龄 、申公高士廉 、鄂公尉迟敬德 、郧公张亮 、陈公侯君集 、卢公程知节 、永兴公虞世南 、渝公刘政会 、莒公唐俭 、英公李绩 、胡公秦叔宝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 ,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