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发生在黄淮大地上的淮海战役,决定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60万人民军队战胜80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毛泽东说,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淮海战役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解放战争进入1948年后,鉴于战役规模日益扩大,后勤保障任务日益繁重,中央军委要求适时实行后勤工作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不断加强后勤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后勤保障体制,提高战役后勤保障能力,合理使用人民群众支前力量,以确保战争的胜利。
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一次大决战。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军号 作者:徐占虎 王韵 杜汶纹海报:徐占虎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的这台长 134 厘米、宽75厘米、高80厘米的独轮车,正是这场伟大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的见证。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中原野战军,陈毅、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为主力,成立由刘邓、陈粟和谭震林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发起了著名的淮海战役,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消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为渡江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静卧着一辆淮海战役中泗水县模范运输团运粮的功劳车。在整个淮海战役中,解放区发动群众总计543万人,他们使用小推车这种原始的运输工具,克服千难万险,共向淮海战役前线运送粮食9.6亿斤,大大满足了战争的需要。
解放战争,是指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800余万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淮海战役期间,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动用担架20.6万副,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共向前线运送1460多万吨弹药、筹措9.6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