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孩子们在体验融合了AIGC技术的数字作品《如梦・守护神》。 新华社记者 逯 阳摄在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影视科创展览上,观众体验AI光场还原技术。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AI妆造大模型“神力霓裳”生成的古代仕女妆造图。
最近,经典国产老剧被AI“魔改”的视频在网络热传。《甄嬛传》变成了“枪战片”,《红楼梦》被改成了“武打戏”……很多难以想象的画面,通过AI软件真切地展现在观众面前。AI对经典老剧的“魔改”让人感觉荒谬甚至不适,这背后有没有法律、版权问题?
6月17日,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由博纳影业AIGMS制作中心出品制作,抖音联合出品的AIGC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亮相“博纳25周年‘向新而生’发布会”。作为首席技术支持,即梦AI为该剧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支持。
来源:环球网 4月18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全新4K版《A计划》《卖身契》在“致敬·修复”单元全球首映。本次展映的4K版本,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抖音、火山引擎共同发起的“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支持修复。
业内普遍认为,如果说2023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狂奔的一年”,那么2024年则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应用大发展的“元年”。随着今年AI大模型与各类文本生成、文生图、文生视频工具的发展一路“狂飙”,全球传媒业也将迎来内容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的全方位变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我相信,主要由AI操刀的长视频将会登上更大的屏幕,而我们需要加快拓展AI技术在剧本评估、分镜设计、制片管理、后期制作等影视创作全链条的渗入。”6月14日,上海电影(601595.SH)董事长王健儿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日系列活动上说道。
2月5日上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求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网络视听平台不得上线传播未标注许可证或备案号的微短剧,也不得为其引流、推送。
3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博鳌亚洲论坛举办AI新品发布会,多部由总台制作的解读中华古籍典藏、诠释中国古典神话的AI新品与观众见面。来自全球26个国家的媒体记者,在现场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AI技术的“美妙相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1月14日在太原古县城会场圆满完成录制。此次总台春节戏曲晚会,首次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太原,集中展示戏曲大省山西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多维度、多形式、多样态诠释三晋大地深厚底蕴,助力太原打造中华文脉重镇、戏曲国潮之都、非遗IP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