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航天航空学院 2019级硕士生 李奇钟。作为毕业生代表,我要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师长的指引、感谢亲友的关心和同侪的陪伴,同时也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守护者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我叫李果,一路从东北考到厦门大学,硕士毕业后,又考入清华大学读博。寒窗苦读10年,我一心想要逃离自己的原生家庭,然而,却并没有逃离命运的魔咒。即便成为了一名博士,在感情面前,我依旧显得很“低幼”,该走的弯路一点没少。
在大多数人眼里,科研、探索前沿技术,就意味着远离市井,一生都在实验室里苦苦求索。但有这么一群“学霸”,却过着一种“另类”生活:凌晨4点坐上货车副驾,跟着司机四处奔波送货、披着外卖工作服骑行在大街小巷送外卖、站在餐饮店的取餐口一呆就是一下午、顶着烈日在无人机测试场重复看似简单的飞行…
近日,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教育部答复: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