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4月20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作为“新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高峰论坛”的配套活动,“惟见长江天际流——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4月18日起在湖北省博物馆南主馆三楼临展厅对观众开放。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现仰韶中晚期粮仓群目前共清理出16座粮仓基址↑点击观看视频↑大量粮仓基址的发现展现了6000多年前原始贸易的辉煌为探讨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这是12月10日在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拍摄的仰韶中期粮仓基址。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现仰韶中晚期粮仓群,目前共清理出16座粮仓基址。大量粮仓基址的发现展现了6000多年前原始贸易的辉煌,为探讨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璜。本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李栀子“一眼史前三千年”,这是黄山遗址带给每一个初见者最直观的震撼。何谓三千年?跨越仰韶、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等史前年代的丰富遗存,就堆叠在这座不足30米高的土丘之下。
初识黄山遗址2014年10月,我在编制《南阳十里庙遗址文物保护规划》期间,南阳市文物局局长赫玉建对我说: “老马,听说你是福将,我们南阳也有重要的大遗址啊!独山北面有个黄山遗址, 可能是制玉遗址,你要是同意的话,我陪你去看看。”于是,我与赫局长一同驱车去了黄山遗址。
考古有故事,文明有温度。5月21日晚,央视科教频道《考古公开课》特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做客现场,与观众一起探秘南阳黄山遗址。陪葬惊人的“持钺大王”,规模宏大的环河聚落,成片分布的大型粮仓,这些文物遗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弋/文受访者供图2022年对于河南考古而言,注定极不平凡。刚刚过去的一年,河南不仅多个惊天考古发现横空出世,更创下了合计50个考古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继续领跑全国。河南,在从考古大省迈向考古强省的路上,又踏出坚实的一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司马连竹“这次开工建设的考古保护大棚将覆盖已发掘基坑和周边核心遗址区,也将是考古遗址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5月31日,在南阳市黄山遗址发掘现场,项目负责人朱帅告诉记者,工程自前日正式开工后,正在加紧施工确保进度,预计将于10月底完成主体建设。
2022年4月27日开始,《南阳晚报》推出“南阳远古文明的山”系列文章,让不少南阳人知道了在5000年以前的远古时期,南阳的浅山丘陵区域最适宜人类居住,人口集中,文化发达,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地,目前已发现远古人类的活动在岩石上留下了几万处遗址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