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江苏茅山开幕,论坛期间召开了世界道教联合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世界道教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论坛得到了全国两岸三地道教协会和道教弟子的广泛响应,茅山道观作为道教皈依弟子向往圣地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尊师重道,弘道利生,茅山宗派,代代相传!11月19日上午,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道协名誉会长、茅山道院住持杨世华道长在福地茅山道院崇喜万寿宫,在其弟子九霄道人余志成、淳风道人秦旭升,敏福缘道长的见证下,举行了隆重的入室弟子拜师收徒仪式。
9月24日至25日,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江苏茅山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香港道教联合会、澳门道教协会、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协办,主题为“崇道尚德·与世偕行”。9月25日拍摄的主论坛现场。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9月24日晚,演员在开幕式后进行文艺表演。
夜色深沉,月影婆娑,古老的茅山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围之中,山间云雾缭绕,仿佛连接着人间与仙境,千百年来,无数关于茅山道士的传说在这里口口相传,为这座道教圣地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一提到茅山,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头戴道冠、手持符箓,身怀绝技的道士形象,他们穿梭于阴阳两界,降妖除魔,守护着人间的安宁。
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24日在中国江苏省句容市茅山开幕,世界道教联合会在此期间成立,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52个道教组织成为世界道教联合会创始单位会员。成立大会举办地江苏茅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历史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被誉为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知道的茅山术法。茅山道术起源于中国江苏省的茅山,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茅山道术不仅包含了道教的修行方法,如内丹外丹修炼,还包括了许多独特的法术和仪式,如符咒、法术、风水等,这些都是为了达到驱邪避祟、医病救人的目的。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有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位于江苏句容和金坛交界处的茅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上清派发祥地,道教称之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目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