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舞台上,太平天国运动犹如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其兴衰荣辱、爱恨情仇,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场由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一度令清王朝摇摇欲坠,盛极必衰,最终还是走向了覆灭,回望这段历史,人们不禁要问: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兴起?
19世纪中叶,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波及半个中国的,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运动前后持续12个年头,影响了十几个省份。这是一场浩劫,在这期间,中国的人口从1851年的4.32亿多人,到1863年锐减到2.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留下了无数英雄故事,也沉淀着令人唏嘘的悲歌,太平天国运动,这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不仅有金田起义的豪迈壮举,也有天京陷落的悲壮史诗,而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一群女性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们就是英姿飒爽的太平天国女兵,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命运弄人,随着天京的陷落,这些曾经的巾帼英雄,却沦为阶下囚,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她们的结局令人不忍卒读。
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大肆侵华。无能的清政府为了支付2800万白银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还为了弥补清政府严重的财政亏空,开始更疯狂的横征暴敛,税收增加了3倍以上,在加上地主趁机兼并土地,加重对穷苦人民的剥削。
太平天国提倡“性别平等”。洪秀全说,所有的男人都是上帝的孩子,所有的男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男人都是兄弟,所有的女人都是姐妹。我们怎样才能维持这个边界和那个边界呢?”在新的观念中,一切都显示出与旧生活的不同。
在太平天国中,女兵的数量达到了上千人,不过在这其中却有一点让人疑虑重重,那就是在战斗的时候不害怕是不可能的,这些男性士兵发现事不可为还投降呢,但是这些女兵却宁死不降,很少有女战士落到了清兵的手中,这是为什么呢?
金田起义时,拜上帝会众大多举族或全家参与,鉴于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为了加强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保护单身妇女,洪秀全、杨秀清等研究决定,将男女分开,建立了女营,亦称女军、“姊妹营”、“女馆”或“姐妹馆”。
清朝咸丰元年,由杨秀全、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运动,史称太平天国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