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天寒压力大,中医穴位解心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 龚燕冰小寒时节,天气寒冷,阴寒之气容易削弱人体的阳气,使人体的阳气不足,从而影响情绪稳定。此外,小寒常在年末腊月,很多人面临年终繁忙的工作,容易感到焦虑和沮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医科主任 马丽红在秋季气温下降时,不要过快地增加厚衣服。处暑时节,早晚天气有些凉,老人、小孩可以适当地增加衣服,但是年轻人还是以夏季的衣服为主。到了九月中旬后,大家可以增加一点厚衣服。
冬季,糖尿病人如何控好血糖?△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郭立新 冬季,糖尿病患者应继续坚持饮食控制,以免因过度进补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加剧胰岛素抵抗,给血糖控制造成困难。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抵抗力,抵御秋冬季节容易出现的各种感染。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血糖监测。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鲁艺在中医理论中,脾性属土,有“喜温恶寒”“喜燥恶湿”的特点。寒冬气温低,人体阳气收敛,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尤其是原本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饮食调养 冬季,我国不同地区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调养脾胃时应注意地域差异。
冬病夏治中的“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易在冬季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冬病夏治方法就是三伏贴,哮喘、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是三伏贴的主要适应证。还有一些疾病,如关节炎等,易在冬天发作或加重,夏季时采用温散寒邪的方式,有助缓解症状,减少加重机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首席研究员 唐旭东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是养肝的好时节。大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养肝:第一,饮食调养是养肝的重要方法。民间有“春食甘,脾平安,病不沾”的说法。春季宜少食酸多食甘,可以适当食用大枣、山药、百合、荸荠等甘味食物以补脾。
来源:健康中国 岁末天寒压力大,中医穴位解心宽小寒时节,中医如何防流感、暖肠胃、调情志?| 时令节气与健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 龚燕冰小寒时节,天气寒冷,阴寒之气容易削弱人体的阳气,使人体的阳气不足,从而影响情绪稳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月5日(周日)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本文转自【健康中国】;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道静园社区群众 李艇我一直认为自己才应该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在饮食上,我会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鱼虾蟹、肉蛋奶、蔬菜、水果,会均衡摄入,少油减盐。
来源:健康中国 流感患者如何居家康复?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陈文慧:一是警惕继发感染。当症状好转后又再次出现发烧、痰量增多、痰色变化,要警惕继发感染。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指脉氧下降,要及时就医。二是合理用药。抗病毒药物需要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三是需要注意科学的支持治疗。
这次流感流行强度低于上个冬季流行季近期流感高发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流行,每年冬春季基本都会出现。最新一周监测数据显示,北方大部分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开始下降,南方个别省份也开始出现下降。从流行强度来说,这次流感流行的强度低于上一个冬季流行季。
来源:健康中国 怎样合理膳食,吃得更健康?吃得健康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避免暴饮暴食,注意细嚼慢咽,但同时摄入的热量和营养成分要充足,维持身体的健康。其次要注重增豆、减油、少糖,保证食物种类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