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作为中国佛教的八宗之祖、四大译经家之首,传道讲经的几十年生涯中,他两次破戒娶妻生子。虽是被逼无奈,但他的声望、名节因此受损。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对于中国佛教的贡献,更不影响他在佛教方面的造诣。圆寂火化之后,鸠摩罗什的舌根化作舍利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就是那污泥当中的莲花,你们要取莲花,切莫向臭浊污泥学习!”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农历四月十三日,被誉为“千古一僧”的鸠摩罗什三藏,在西安草堂寺圆寂前如是嘱咐身边的弟子。“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了,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
汉传佛教奠基人,一生都是传奇的西域高僧: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文/舒放鸠摩罗什,汉传佛教四大翻译家之首,作为千年以来的“传奇人物”,这位西域高僧的诸多事迹都被后人津津乐道。然而,我们看似对他很熟悉,但并不一定真正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说?
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知道佛门清规戒律很是严格,一旦僧人犯戒,轻则被扫地出门,重则名誉扫地受尽世人冷眼,僧人犯戒屡见不鲜,但很少有僧人在犯戒之后还能成为得道高僧。在东晋时,有这样一位僧人,屡犯色戒之后依旧被奉为宗师。他就是东晋时期有名的高僧,鸠摩罗什。
从古至今,高僧就就是很多人心中敬仰的对象,相比于普通的僧人来说,高僧对于佛教传播所做出的贡献也是更大的。在《哭柏岩和尚》中曾言:“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可以看出,想要成为真正的得道高僧,所要经历的磨难也是非常多的。
鸠摩罗什曾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红尘万丈的人间,有人成为诗人,有人成为疯子,有人选择及时行乐,有人遁入空门,四大皆空。世间万物原本并没有不同,人们的追求不同,便产生了不同,大梦一场,皆幻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