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陈新今天(1月23日)午后,阳光甚好,照到了汪阿姨(化名)的病床上,62岁的她下床,扶着辅助行走的设备,试着开始行走。这是汪阿姨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以前别说走路,就连坐着呼吸都会接不上气,“现在我吃饭吃得下,睡觉也睡得了。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近日,兰大二院心脏外科成功为一名生命垂危的64岁男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植入人工心脏左室辅助装置(LVAD),术后患者循环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摆脱了威胁生命的心脏功能衰竭状态。目前患者正在康复中。
王十七没有心跳,却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个首位装上国产人工心脏的小伙,每天的生命都依赖一根细长的电线和一个五斤重的电池包维持。他的生命,依靠的不是心脏的跳动,而是每8小时一次的“充电”。对于他来说,洗澡、坐飞机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成了生死攸关的挑战。
4月2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体外心室辅助系统——MoyoAssist®”产品注册申请,注册证编号为体外心室辅助设备“国械注准20243100773”、体外心室辅助泵头及管路“国械注准20243100774”。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6月6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批准了深圳核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这是我国第四款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人工心脏被誉为“医械皇冠上的宝石”。
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17电 (记者 齐浩男)近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刘志平、王坚主任医师团队成功施行内蒙古自治区首例人工心脏——EVAHEART植入术,并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在两周的康复期后,顺利出院。患者家属为刘志平、王坚主任医师团队赠送锦旗。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12月2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63岁的郭晓东将一个十斤重的背包放在身边,背包上连着一根电线,电线从老郭的下腹部进入身体,另一头连接着他左胸处的人工心脏,这个只有鸡蛋大小、形状类似蜗牛的人工心脏已经在郭晓东体内工作241天。
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列车,而是心脏。63岁的吴爹爹来自湖北武汉。人工心脏的学名叫做心室辅助装置,英文缩写VAD,它的本质是一个泵,可以帮助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为身体组织提供必要的血供并维持必要的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