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解放军报》2012年7月23日第6版,作者:陈安勇 马春歌,原题:《马鞍桥阻击战》。1945年3月19日,日本以第12军110师团步兵第139联队为右翼从临汝出发,步兵第163联队为左翼从登封出发,向宛西进犯,拉开了豫西南鄂北重大战役之序幕。
中国历史上,北部边境历来是最不安宁的,从秦时起即有匈奴作乱。后来的突厥、回鹘族等也一直不断试图马踏中原,各族混杂,战乱不休,当地民众骠悍之风极盛。自清朝末期起,西北崛起一支地方豪强武装----马家军,其起家于左宗棠镇守西北时期。
1949年2月,隶属于解放军华北军区的第八纵队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下辖193、194、195三个师,由邱蔚担任军长,萧应棠任参谋长,同年6月调归到第一野战军建制,并且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作战。
在朝鲜的马良山地区,志愿军曾开着坦克向英国皇家王牌军开炮,打得他们惨不忍睹,至今仍有噩梦!马良山地区北靠三八线,东临临津江,不仅是连接临津江、涟川、朔宁的交通枢纽,而且有多处高地,易守难攻,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1949年的五月下旬,一封来自大西北的电报,让接连败北的蒋介石,露出久违的笑容,在阅读完电报内容后,他连忙下令给西北发电大加奖赏。
编者按:扶眉战役尖刀师一线指挥员第二十八团政委赵征撰写的回忆录《惊心动魄的罗局阻击战》,还原了真实地罗局镇阻击战,再现了1949年7月12日扶眉战役最激烈的战斗场面之一。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政委赵征我团参加的康家河战斗胜利结束之时,亦是西安5月20日解放之日。
企图破坏我进攻的准备,侦察我军动向,掩护其主力调整部署。经过我军连续五昼夜的突击,负责东线歼敌的九兵团、三兵团像两股冲出山峡的急流,迅即淹役了敌一个又一个阵地,像洪流荡涤泥沙、秋风卷扫落叶一样把美伪军几部埋葬在血与火的海洋里;
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成长起来的一支著名的回民武装。该支队作战积极,勇猛顽强,屡建战功,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被冀中军区表彰为,“打不烂,托不垮,无敌不克的铁军”。毛泽东也赠给予高度评价,亲笔题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