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家庄新闻网】建议人:王峻委员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目前仍面临养老服务供给资源不平衡、专业人才短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等问题。建议打造“机构+社区”养老模式。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人买得起、企业能盈利、服务可持续”的目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6亿。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关键词的专题协商会上,委员和专家学者围绕积极应对老龄化,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深入协商、务实建言,共同守护最美“夕阳”。
“我们小区虽然不是高档小区,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感觉在这里生活特别幸福。”退休教育工作者、86岁的裕园社区居民朱绶玲向前来调研的人大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她以前是社区志愿者,现在被其他志愿者照顾,社区居家养老自己安心、子女放心,过得很开心。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1月15日电 (记者方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如何让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民生问题。河北省人大代表、沧州市新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回艳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2024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回顾此次两会的重点内容,“养老”成为高频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市人大代表吴红萍来自社区基层一线,平日里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区里的独居老人。“独生子女的父母渐渐老去,孤老独居特别多。我们小区就有一位老人没有子女,自身也没有多少资产,年纪大了以后无法自理,亲戚朋友不愿意照看,我们没有地方可以送就很难办。”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1月20日电 (刘小红)20日,正在进行的山西省两会上,山西省政协委员、大同市教育工委张晋平就完善山西省居家养老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完善社区设施布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日前发布(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对养老服务工作进行体系化制度设计的纲领性政策文件,《意见》明确提出了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九成以上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家门口”养老 幸福感这样来“我们不在身边,时常担心,老人感到孤单怎么办,万一摔倒晕倒怎么办。雇人照护也还是不放心。”居住在北京市丰台区的李女士向记者道出了对老人居家养老的担忧。
“我真想喘口气,可谁能来顶替我呢?”66岁的北京市民吴秀敏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倾诉道。吴秀敏的丈夫今年73岁,2021年因病导致重度失能,生活起居无法自理,但头脑还很清醒,明确表示不去养老院。老两口的儿子要上班抽不开身,请住家护理员照顾每月开支至少增加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