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第9天凌晨5时,患者突发全腹疼痛,呈持续胀疼,以双氯芬酸钠塞肛后症状稍缓解,早上8时左右突发出现便血,为鲜红色鲜血,出血喷射样膨出,出血3次,每次量约100ml左右,告病危,嘱患者卧床休息,予以止血、护胃、补液等对症治疗并完善全腹部CT,考虑耻骨联合前左侧疝气并肠梗阻。
【原告陈述】2023年5月29日,原告因血压低头晕感觉不适来到被告处就诊,在被告处脑科病区住院14天。因住院期间被告没有查明原告的病因,忽视病情采用错误的治疗方案延误病人病情后因输液导致呼吸心脏骤停大抢救。
2020年4月25日23时30分,原告洪某东驾驶新X轻型厢式货车,沿X高速公路由北向南行驶至148公里加495米处时,与前方同向行驶的马某魁驾驶的发生故障的x重型仓栅式货车尾部左侧相撞,造成x号车辆驾驶人洪某东、乘车人阙某受伤的、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
在被告医生简单处理后,被告医生告知二原告的亲属“需手术治疗”但“应由患者父母”签字,此时二原告正在赶往被告医院的途中,在电话中二原告同意由在场的亲属刘扬代签,遭被告医生的拒绝。当二原告赶到医院时,被告医生却又说“患者需要手术,但需要输血,我们医院没血,需转院”。
针对反映顺义区医院及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延迟救治致患者死亡的问题,顺义区委区政府和北京市卫健委在获知该信息后,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连夜进驻顺义区医院及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对事件当晚急救调度情况、急救反应时间、院前救治过程、院前院内急救对接等展开全面彻底调查。
2020年2月27日上午8点5分,死者扈龙英因感冒发烧,原告王某云拨打120请求急救,120急救中心将任务指派给被告,被告没有按照120出诊规范及时达到患者处对患者进行救治,而是拖延到当天上午10点6分到到达患者处,比正常时间晚了一个小时。
“郑州120延误救治大学生”事件,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在悲痛和愤怒之余,120背后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也引发人们的思考。 作为患者眼中的“救命稻草”,120有哪些法定责任?法报君采访了《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律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中臣,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