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4日讯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肥城市安驾庄镇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独特优势,大力传承弘扬“非遗”文化,让地方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艺。
中新网临沂7月25日电 题:山东锔瓷人:匠心锔补赋予残缺瓷器“新生命”作者 王采怡 刘艳 徐俐莉折边、塑形、錾刻……7月25日,走进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的锔心庐工作室,只见“庐主”谷海龙正在精心打磨壶承,一步步锔补残缺的瓷器。
“补锅是我们家祖传的行当。”今年已68岁的程学良老人,依然还靠着这套“老把式”,在临沂市平邑县白彦镇的集市上,坚守着这份即将消失的老行当。聊起这个行当,程学良饶有兴致地说,他的父亲那辈就是补锅匠,而且在附近十里八村相当有名,每天都有众多人慕名前来补锅、补盆。
童年岁月,如梦如歌。忆起儿时便会想起故乡,一件往事,一个故事,总会如影相随,烙印心底,难以割舍。那种依恋着的故乡情结,收藏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生活的故事,写满着岁月的悠长……——题记故乡——朝阳庄村,坐落于大山深处,三面环山拥抱,沟壑纵横相依。
如今,游走街头的手艺人渐渐消失在了大众视野,时代变迁中,人们极少再因为节俭而修补日用器皿。46岁的宋尊堂是侯镇人,他告诉记者:“锔补技术历史悠久,但源于何时无法考证,而早在宋朝时,潍坊籍著名画家张择端就把‘锔瓷’的场景纳入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
时光飞逝2024年就要过去了怀揣梦想与热忱的人们无论年龄几何都在各自的领域散发光芒时间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光阴是上面的刻度每一个刻度上都刻满了记忆尽管光阴流转,容颜已改在记忆的照片上却依然刻画着他们不变的初心……01 67岁的他果断跳入冰冷河水中2024年3月21日17时许在石家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