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1947年的春天,江南大地已是春光灿烂,但蒋介石的心情却是阴雨连绵,他无心欣赏南京城内的满园春色,因为自1946年6月底撕毁停战协定后,国民党军虽然侵占了一百多座空城,但是却付出了71万军队被歼灭的代价,战场的主动权越来越
艰苦卓绝、风雨如磐的红军时期,由于反围剿的失败和对前途的渺茫,一些红军将领革命意志动摇后变节投敌,如湘鄂赣边区总指挥兼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委陈洪时、闽浙赣省委书记兼闽浙赣军区司令员曾洪易、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彭祐、新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湘南桂北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南桂北潇、湘二水之间,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广西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
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共有五位军长以上的高级将领被处死。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后的半年里,也就是1937年7月至1938年年初,国民党高级将领中,以“放弃阵地,擅自撤逃”罪名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先有晋绥军系统的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后有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主席韩复榘。
有人问许世友,在中国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许世友道:韩先楚。再问为什么,回答是:他有勇有谋。韩先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不止许世友,国军的名将陈诚、卫立煌、廖耀湘、杜聿明等,也都对韩先楚佩服不已。
作者:相忘于江湖持久战,是相对于速决战而言时间更长久的战争、战役和战斗。谁是抗战提出“持久战”的第一人,目前还有争议,有蒋百里、蒋氏、陈诚、主席等多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真正让“持久战”落地生根、声名远播的还是主席的《论持久战》。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军校首期学员中出了名闻天下的“黄埔三杰”,即蒋先云、陈赓、贺衷寒。同时亦有“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比不上陈赓的腿”一说。不过,国共合作破裂后,国军觉得“黄埔三杰”里竟有两人是坚定的共产党员,着实让他们颜面无光,于是便从矬子里拔高个,整了个“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的顺口溜出来。
建党百年之红色特工11:莫雄作者:相忘于江湖"干我们这一行,什么都可以是假的,只有信仰才是真的。"提到谍战剧里的经典"特工"人物,很多人会想到《风筝》里的"六哥",《伪装者》里的"明台",《潜伏》里的"余则成",《悬崖》里的"周乙",《黎明之前》里的"刘新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