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沈梓杨)2021年7月8日,孕周仅24+1周的长沙宝宝小佑佑(化名)就出生了,体重仅600克。宝宝身体不足巴掌大,但小心脏仍有力搏动,艰难却努力地呼吸......
英国汉普郡27岁女子劳伦·奥姆斯顿在怀孕23周时早产,致使宝宝Isla出生时体重仅有535克、颅内出血二级、心脏还有一个洞。医生称Isla存活的机率仅有10%,但小家伙却坚强的活了下来,5个月后健康出院。
近期,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与新生儿重症科及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救治一名出生体重仅400克的超早产儿,刷新了山东省最低体重超早产儿成功救治的纪录。2022年7月22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剖宫产分娩一例体重仅400g的超早产儿。
【基本信息】女,0岁【疾病类型】早产儿【治疗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治疗方案】住院期间置暖箱保暖、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呼吸机7周、无创呼吸机25天)、咖啡因兴奋呼吸中枢、抗生素抗感染、肠外静脉营养补充营养物质、药物关闭PDA、光疗促进胆红素代谢等对症支持治疗。
据《镜报》3月11日报道,英国一个孕妈在怀孕23周时早产,宝宝奇迹般存活并最终健康出院。据悉,来自默西塞德郡的Sarah Chialton去年10月在怀孕23周时发现有异常分泌物,作为护士的她立刻感到不对劲,立马打电话给利物浦妇女医院并前去检查。
今年7月27日,胎龄仅22周+2天的早产儿乐乐(化名)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分院出生,体重仅450克。由于生命体征微弱,乐乐被立即送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救治。5个月后的12月27日,经过精心救治的乐乐顺利出院回家了。
历经143天,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与精心照护下,3月13日,“肉肉”终于迎来回家的日子。图为护士将“肉肉”交给他妈妈。图为“肉肉”从睡梦中醒来手舞足蹈。本栏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3月13日,纠正胎龄为41周、体重8斤的“肉肉”(化名)迎来了回家的日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存活并健康成长,其中最小早产儿胎龄不足28周,但在新生儿科住院时间长达1-2月,出院后这类早产儿比起足月儿更加需要细致的观察及护理,也有部分早产儿出院后因家属经验不足未得到细致照顾而再次生病甚至危及生命,如发生返流误吸、或因没有经验不会观察早产儿而延误治疗等。
又一个超早产儿被成功救治。2023年10月22日18点56分,胎龄只有21周4天的超早产儿“肉肉”(化名)提前129天来到这个世界。出生时体重仅有450克,不到一瓶矿泉水的重量,全身皮肤透明呈胶冻状,大腿只有成人的手指一样粗,整个人还没有成人的巴掌大,救治难度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