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都市快报 最近一些天津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当地一些医院的儿童院区“人山人海”天津儿童医院内患儿家属排队等候天津儿童医院输液室让这么多孩子都中招的罪魁祸首正是秋冬高发疾病支原体肺炎近期气温骤降,很多孩子因突变的天气着凉,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3月20日下午两点半,十二岁刘姓女孩,在江苏省常州市遥观镇卫生院看病,当时医院测体温38.2度,化验后医生说呼吸道感染有炎症便开了药,在输液大厅输液两三分钟后,病人说胸闷难受,家属喊来医务人员,病人开始呼吸困难并呕吐,医务人员把病人抱进距输液大厅两米的成人输液室,一名医生两名护士,手忙脚乱,从隔壁10米远的抢救室,搬运抢救设备抢救。
我感冒了在家吃了两天药,还是流鼻涕,上午体温37.4度,嗓子有点疼但是不也影响正常生活。想想毕竟家里还有两个小小孩需要管我还是输输液快点好了。就去我们家附近的小诊所看,一进诊所医生两口子在唠嗑一看见我来了,询问病情、吃什么药然后就说他去给配液体。
来源:【首都儿科研究所】首都儿科研究所门诊治疗中心是重要的服务窗口,护理操作集中,输液室那一米见方的穿刺台是护理操作难度挑战最大的地方。在这里,护理人员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患儿的哭闹,家长的焦躁,繁重的工作量,让每天都充满挑战,压力无处不在,时常下班累得迈不开腿。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相信大家都在享受着团圆的喜悦。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即墨灵山的于女士一家人,是刚刚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大家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次正常的打吊瓶,竟然会要了一个人的命呢?大年初四傍晚,即墨灵山的于学武找到自家妹妹,说身体不适,希望妹妹能陪着自己去趟医院。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曾经,这是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现实中,顺序已经倒过来了。在大小医院,输液室俨然是最忙碌的地方,上百人同时打点滴的壮观场面随处可见。门诊输液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一种习惯。
药房马不停蹄,输液室人满为患,放射科人流量激增,这是上海多家社区卫生中心近日的动态图景。国家传染病医学主任、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走访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表示,基层做起来,重症才能接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