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助力人工智能实现‘换道超车’的是语料数据……高质量语料数据直接决定了大模型训练效果的上限。”在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海清在接受澎湃新闻独家专访时表示,未来,行业垂类大模型将成为中国大模型产业的主战场。
图说:“大模型时代下的数据要素流通”主题论坛现场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叶薇)为促进数据要素安全合规高效流通、赋能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作为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上海数据交易所、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办的“大模型时代下的数据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迅猛发展,引爆新一轮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化热潮,形成全新产业风口。上海积极布局大模型产业,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2023年9月在上海徐汇区揭牌后,已汇聚千余家人工智能企业、255家大模型企业以及100余家投资机构。
本报记者 曲忠芳 北京报道“以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最大的影响力是凝聚了社会共识。事实上,大模型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发,只是没有像现在这么火热,当GPT带动大模型‘出圈’后,从产、学、研、政等维度达成高度的共识,从而投入更多的资源。
继算力短缺之后,高质量语料枯竭,又成为发展人工智能的障碍?一份报告显示,高质量语料预计于2028年枯竭。为减缓这种情况的出现,近日,50余家单位在上海共同发起“语料生态服务大模型可持续发展倡议”,倡导携手为我国大模型产业发展持续提供高质量语料。
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带来大模型时代。但训练大模型好比培养孩子,唯有高质量的教育,才有高质量的输出。因此,高质量语料库是大模型产业链关键环节。基于此,今年7月6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宣布成立。
中证网讯(记者 王可)近日,恒生聚源主办的“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展望”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恒生电子高级副总裁、恒生聚源董事长王锋表示,“当技术、模型、数据、应用快速形成闭环,将产生真正的业务价值,AI进入了从能力涌现走向价值涌现的新阶段。
采写丨科技日报记者 龚茜策划丨何屹 房琳琳继去年“百模大战”之后,今年国内大模型产业应用进入爆发元年。然而,大模型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其训练数据规模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语料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高质量中文语料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如何在算力紧缺的背景下提升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效率,并降低成本?这已成为一众大模型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之一。日前,腾讯披露,腾讯混元大模型背后的自研机器学习框架Angel再次升级。“自研机器学习框架升级后,腾讯大模型训练效率可提升至主流开源框架的2.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大规模、安全可信的语料数据资源。近日,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面向社会发布了用于大模型的首批中文基础语料库。
《科创板日报》1月16日讯(记者 黄心怡 毛明江 张洋洋 郭辉 李明明 陈美)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外AI及大模型在技术与产业落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新的2025年,AI有望继续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自ChatGPT面世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热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形态,是采用海量数据来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使其学会人类的语言文本和图像视频的统计模式后,能够在用户给出提示指令后,自动地生成所需的数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