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入职的本科生在了解情况后,会对领导产生瞧不起的心态,觉得让一个中专生领导我们大学生很不公平。在1990年前,中国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数量有限,据悉,1990年左右约有1.5百万学生在4200所成人中等技术学校就读,透过数据我们看到,这时的教育资源稀缺,相应地,中专考取率异常低,使得每一个中专学位都显得极为珍贵。
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其招生列入国家统招计划,毕业由省人事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开具的就业报到证(以前称派遣证),有整套人事干部档案手续,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中等专门人才和中等管理人才。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中国百废待兴、人才急缺时培养了大批拥有专业技能的“栋梁之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尚不发达,高等教育水平远不及今天,莘莘学子高中毕业后想进大学深造,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在此情况下,许多人便从现实出发,把目光瞄准到中等专业学校身上,因此,“毕业以后报考中专”便成为那个年代,许多初中优秀毕业学生的热门话题。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有一类学校非常特殊,它既不是普通高中,也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而是叫做:中等专业学校。这个所谓的“中等专业学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专”。过去,中专很常见,但是现在,相对来说,中专比较少了!
小中专是初中中专的俗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小中专在鲁西南农村学校火得狠。我在84、85年在初三也复了两年课,第一年是在乡中学里,复课班是单独开设的,全是一色的复课生,一个教室得有近百人,挤得满满当当的,年龄从小到大能差七八岁,从教室的后面往前看,男男女女一大片少白头,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因压力大,营养不足,男生约有50%,女生约有30%左右,头发都变成了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