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S-3 76毫米加农炮的研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当时苏联军方希望开发一种既能用于反坦克作战,又能用于野战炮火支援的多功能武器。该火炮的研发任务由设计师格拉宾领导的团队负责。ZiS-3 76毫米加农炮ZiS-3是苏联当时服役的两款火炮的混合产品。
二战期间,苏联研发了一款名为ZiS-2的反坦克炮。它采用57毫米口径,具有出色的穿甲能力。长达4米的炮管可以将炮弹加速到每秒1000米的速度,在1000米距离上仍能穿透90毫米的装甲。ZiS-2的重量轻,仅为1150公斤,使其具备了良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柬埔寨国防部5月28日发布消息称,柬埔寨国防部副大臣等军方领导人当天视察了柬埔寨皇家陆军炮兵指挥部新晋获得一系列新型炮兵系统,这些装备包括中国北方工业生产的SH-1型155毫米52倍径轮式自行火炮、90B型122毫米轮式自行火箭炮和AR-2型远程火箭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海军经历了一段痛苦的重新调整期。起初英国海军部对舰队规模的要求非常雄心壮志且不切实际,但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国防政策基本上专注于维持冷战期间的“稳定”力量,并为英国政府预想中的将在1957年发生的“全面战争”做准备,海军部在1949年商定了一份“修订重组舰队”方案。
近日,有在北美的枪迷展示了自己拥有的几支1980年代中期前出口到美国的短管“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图片,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该型枪实在是太少见了,加之美国在1994年后禁止从中国进口轻武器后(民间使用),一支产自我国的品相较好的“五六半”(含刺刀等配件)价值已从1980年代末的
榴弹炮、迫击炮、加农炮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其实从网上随便一查就能知道。无非就是加农炮身管长、装药大、初速高、弹道低伸、射程远,榴弹炮身管短、装药少、初速低、弹道弯曲、射程较近。迫击炮身管更短、射击角度更大、射程更近、一般从炮口装弹、而且多是滑膛炮。
然而,数份来自俄罗斯联邦档案馆的文献,却为我们揭露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一场由匈军装甲兵驾驶的“虎式”重型坦克创造的小胜:1944年7月26日,匈军的“虎式”重型坦克成功在纳德沃纳亚的伏击行动中,给予苏军第1448自行火炮团重创,随后全身而退的记录。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介绍过BTR-40和BTR-152装甲运兵车的历史和故事,而本篇文章将会介绍苏联的BTR-50装甲运兵车和该车的各种改型。BTR-50装甲运兵车是一种履带式两栖装甲运兵车,因为苏联军队的战术和技术要求该车的车体是和PT-76的车体同时开发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