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建设了11个小型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及转运设备,将周边村屯生活垃圾集中就地处理,实现了垃圾不出村、日产日清的高效处置模式。梧州市龙圩区推行“户收村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新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由51%提升至100%,同时,该区4个乡镇已实现地埋式垃圾桶全覆盖。
今年,宣威市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全市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一体化管理,全力打造卫生整洁的城乡人居环境。在距离宣威城区70多公里的阿都乡,垃圾清运车每天定时收集集镇生活垃圾,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
强县工程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试点,保康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小型焚烧试点工作经验多次获得省内主流媒体宣传推介,《因地制宜 探索山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保康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全国爱卫办评为60个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典型案例之一。
【巩固全域无垃圾治理成果 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聚焦垃圾闭环收运处理 乐享美好城乡人居环境——华亭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纪实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农贸市场井然有序,乡村道路通达顺畅,村庄院落崭露新颜……如今的华亭面貌焕然一新。
湖南日报3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周晓文 肖焰)3月12日,安乡县黄山头镇沙堤村村民何培刚打扫庭院后,将垃圾分类放进垃圾桶。“剩菜剩饭和果蔬垃圾放绿色垃圾桶,废灯泡等垃圾放红色垃圾桶,废纸和饮料瓶等垃圾放蓝色垃圾桶。
【来源:资阳市城管执法局_工作动态】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一是全区行政村、村民小组投 放垃圾桶约 14000 个,垃圾清运车 200 余辆,转运车 19 辆,覆 盖全区 14 个镇。二是乡镇垃圾中转站 19 座全部建成投用,实现 布局合理、建制镇全覆盖。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近年来,黎平县加大投入,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依托黔东南州南部片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平台,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全州率先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促进宜居宜业宜游和美城乡建设。
近年来,我县在垃圾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分类处置、循环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出一条“借船出海、前后协同、闭环运行”的垃圾分类处置“沁源模式”,实现了从简单填埋到垃圾资源循环利用。记者| 段蓉 郝宁 制作 | 张书琪审核 | 李晓丹 监制 | 程广
近年来,石城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五城同创”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垃圾处理领域资金支持,从健全环卫工作管理体系、优化城乡垃圾处理结构、培育垃圾分类文明新风等三方面提高垃圾处理降碳减污成效,为优化我县人居环境贡献财政力量。健全环卫工作管理体系,持续稳步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
为探索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今年来,阳山县阳城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把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摆在重要位置,协同发力、精准施策、巩固优势、补齐短板,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风尚。截至目前,阳城镇已累计组织垃圾分类活动入户宣传3000多户,派发各类宣传单5000余份。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田姣 摄影 郝飞12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
走进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江涨村,一幢幢壮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道路连着家家户户,花草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生机勃勃,一幅美丽团结和谐的乡村画卷跃入眼帘。“以前,我们村的垃圾乱堆一处,烧又烧不尽,蚊虫又多,特别是老鼠、苍蝇,非常讨厌。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16日电 今年以来,焉耆县永宁镇依托项目、筹资筹劳、利用“周五环境集中整治日”等方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并通过村容村貌提升,利用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马路经济,积极拓宽农户致富增收渠道。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湛江吴川郑屋村地埋式垃圾收集示范点。姚瑶 摄南方日报讯 近日,走进湛江吴川黄坡镇郑屋村,一个色彩斑斓的景观装置格外引人注目。以绿、橙、蓝为主色调的三顶“小帽子”立于地面,与后面同色系的宣传招牌相得益彰,不细看很难发现这是一处垃圾收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