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梧叶秋声,这里有最美古诗词苏轼月亮是中国文人非常喜爱的一个意象,有关月亮的诗词文赋信口即诵,各有特色,然而正如张若虚所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依是那一轮月,而月下的人却各怀不同的心绪。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密州。知州苏轼大醉后思念弟弟苏辙,夜不能寐,那首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横空出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Mid-Autumn中秋又到一年中秋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千年之前,明月如何照在大文豪苏东坡身上?苏东坡又是如何度过中秋,书写月亮的呢?千年之后,我们依然在吟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头条创作挑战赛#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有这样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作者是在中秋佳节,高兴之余喝酒喝到大醉后写的一首词。同时也是在思念自己的弟弟,表达对自己的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这首词中最后有这样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知道“婵娟”指的是什么吗?
作者:洞见yimo人生路漫漫,秋月几回圆。岁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节。在中国人所有节日中,中秋节是最有诗意的一个节日。无数文人墨客把中秋当作吟咏的对象。借月抒怀,谈思念之情,诉离家之愁,说人生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