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近日,该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某货运公司主张已将外卖业务连环外包给其他公司,劳动者又作为个体工商户与外包公司签订承揽协议,某货运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
近年来,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近日,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八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上海市《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按照职责分工,从明确责任、补齐短板、优化服务和完善机制四个方面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工作,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社会保险、职业伤害保障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共同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权益。
据北京卫视“局处长走流程”栏目,此前,因“副处长送外卖12小时仅送5单赚41元”登上热搜的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和北京市人社局巡视员在该节目中同美团代表交流时,美团代表透露,美团专送近1000万的外卖员,与美团间属于外包关系,骑手并非是美团的员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徐慧瑶 通讯员 龚勇超 林鑫外卖骑手在工作中受伤,向其所认为的“雇主”某货运公司维权时却被告知,自己和这家公司之间并不存在劳动关系,他只是作为个体工商户,和货运公司的“外包的外包”签订了承揽服务协议。
这几年随着我国网络平台经济的快速崛起,这也衍生了一大批外卖骑手。据一些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各类外卖平台的骑手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不过对于这些外卖骑手,虽然他们为平台工作,但他们的工作性质更多的被定义为自由职业者,而且跟平台的关系并不是雇佣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受伤之前,邵新银从来没想过,工作了两年多,自己却不是迪亚斯的员工。每天早上晨会,配送站点站长会重复大声说,“我们迪亚斯、我们迪亚斯……”,在公司年会上,迪亚斯大区经理举着酒杯邀约骑手们一起喊“祝迪亚斯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