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欧媚)9月21日,“弘扬科学家精神 点亮科学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举行。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北京市委常委、市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出席并讲话,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主持。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下,青年学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在砥砺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奋进新征程中书写人生华章。
来源:未来网 “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今年5月30日是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图/中国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今年5月30日是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致敬各行各业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向他们说声节日快乐!
9月18日,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天津市第一中学津南学校举办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科技引领未来什么是科学家?你认识哪些科学家?天津的科学家你了解多少?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科学家精神,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并寄语两院院士当好“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
以书为媒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不仅是城市科技创新历程的生动缩影,更是科学家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这些故事承载着无数青少年的科技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不断前行,同时也构成了城市乃至国家科技创新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
本报记者 武少民葛墨林在为本科生上课。南开大学供图人物小传葛墨林,1938年出生于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致力于研究“杨—米尔斯规范场”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及其物理应用等,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等荣誉。
弘扬科学家精神,礼献二十大华坪县青少年科技绘画线上展2022年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30日)到来之际,唱响“创新争先、自立自强”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培育青少年尊崇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激发青少年热衷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青少年投身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远